竹林会里偏怜小,淮水清时最觉贤。
莫倚儿童轻岁月,丈人曾共尔同年。
竹林会里偏怜小,淮水清时最觉贤。
莫倚儿童轻岁月,丈人曾共尔同年。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窦巩所作,名为《赠王氏小儿》。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幼小的王氏孩子的喜爱和关心,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竹林会里偏怜小" 表明在竹林之中聚会时,诗人特别喜欢这个小孩,这里的“偏”字用得恰到好处,表达了一种超乎寻常的喜爱。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清廉和谦逊,而这里则更添了一份纯真无邪。
"淮水清时最觉贤" 则是说当淮河水清澈见底的时候,诗人最能感受到孩子的智慧和善良。淮水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用来比喻才子,而这里则将其与孩子相联系,赞美之意浓烈。
"莫倚儿童轻岁月" 这句劝诫人们不要忽视孩子的成长,不要因为他们年幼就不当回事。岁月匆匆,诗人提醒我们珍惜每一个瞬间。
"丈人曾共尔同年" 最后一句则是说诗人与这孩子曾共同度过一些时光。“丈人”是一种敬称,用来指代自己,这里的“同年”不仅是年龄上的相近,更有情感上的亲密。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孩子的深厚感情。
整首诗语言温婉,情感真挚,充满了对生命成长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与关爱之作。
暮云归远树,夕阳在西岭。
招提寂无人,徙倚息孤影。
空山响天籁,严霜袭衣冷。
皓魄澹禅心,凉宵知漏永。
嗟余履屯难,壮志邈难骋。
反侧听蛩吟,荧荧一镫静。
清飙山中来,助我发深省。
起坐调鸣琴,幽怀徒耿耿。
河伯偶失驭,威灵窃长鲸。
掀泥作波浪,所过沟塍平。
方舟或乘屋,木末有聚萍。
嗟哉荡析人,扶老提孩婴。
片席挂堤柳,巢居苟支撑。
遮道敢前诉,顾畏吏怒瞠。
弃地昔有令,谓无与水争。
下愚性不移,自与祸患并。
茫茫九州土,那无尺寸耕。
河壖垦污莱,岁恋官租轻。
顿忘为鱼虑,九死幸一生。
愿今服驱遣,勿待二麦成。
龙车羽卫无人使,野父醵钱葬天子。
昌平吏目缟素来,金棺手扶归地市。
哭声是日山谷裂,故主遗黎痛有此。
百年事在隐争传,岂有人间变青史。
杀机天发盗移国,一夕鼎湖龙堕尾。
公卿各矜降贼惯,劝进转多颜色喜。
恨恨何人悲送故,堪问金仙泪如水。
七月暗枯同轨目,发丧讵省前王礼。
画虡秘器蒙露辱,容车剑户看已矣。
义抱伸归丧亡后,怪字书遍乾坤徙。
万古颓云激雪霜,一代诸陵见终始。
啼闻杜鹃偷再拜,树老冬青终不死。
昌平之行伤客心,悲风怒振苍山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