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忽闻长乐钟,自惊误却上新封。
觉来月照西窗白,寂寂柝声杂晓舂。
梦里忽闻长乐钟,自惊误却上新封。
觉来月照西窗白,寂寂柝声杂晓舂。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继盛所作的《至日早醒偶成》。诗中描绘了诗人从梦境中惊醒后,对现实世界的感知与思考。
首句“梦里忽闻长乐钟”,以“长乐钟”象征梦境中的美好与宁静,表达了诗人沉浸在梦境中的愉悦心情。然而,“忽闻”二字则暗示了梦境的短暂与不真实,为下文的转折埋下了伏笔。
次句“自惊误却上新封”,“误却上新封”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从梦境中惊醒的情景,仿佛在梦中误入了一个新的境界,醒来后发现自己回到了现实,这种错位感让诗人感到意外和困惑。
第三句“觉来月照西窗白”,诗人从梦境回到现实,月光洒在西窗上,一片洁白,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清醒认识,同时也可能隐含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最后一句“寂寂柝声杂晓舂”,“柝声”指的是古代士兵巡逻时敲击木梆发出的声音,这里用来形容清晨的寂静与安宁,与前文的月光照耀形成呼应,同时“杂晓舂”则进一步强调了清晨的宁静与和谐,整个画面显得既宁静又充满生机。
整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时间以及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梦境的美好与现实的平淡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使得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时间的感悟更加深刻。
心爱名山游,身随名山远。
罗浮麻姑台,此去或未返。
遇君蓬池隐,就我石上饭。
空言不成欢,强笑惜日晚。
绿水向雁门,黄云蔽龙山。
叹息两客鸟,裴回吴越间。
共语一执手,留连夜将久。
解我紫绮裘,且换金陵酒。
酒来笑复歌,兴酣乐事多。
水影弄月色,清光奈愁何。
明晨挂帆席,离恨满沧波。
清洛浮桥南渡头,天晶万里散华洲。
晴看石濑光无数,晓入寒潭浸不流。
微云一点曙烟起,南陌憧憧遍行子。
欲将此意与君论,复道秦关尚千里。
不厌西丘寺,闲来即一过。
舟船转云岛,楼阁出烟萝。
路入青松影,门临白月波。
鱼跳惊秉烛,猿觑怪鸣珂。
摇曳双红旆,娉婷十翠娥。
香花助罗绮,钟梵避笙歌。
领郡时将久,游山数几何。
一年十二度,非少亦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