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朝中措·其二》
《朝中措·其二》全文
宋 / 洪适   形式: 词  词牌: 朝中措

江西文派有新图。诗律嗣东湖。

十首齐安书事,君王曾问相如。

牙签翻架,银钩落纸,美玉明珠。

见说诏岁金匮,后来天下浑无。

(0)
注释
江西文派:指江西地区的文学流派。
新图:新的风格或面貌。
诗律:诗歌的格律规则。
嗣:继承。
东湖:可能指代某个著名的诗人或诗学传统。
齐安:古代地名,今湖北黄州。
书事:记录事件或故事。
君王:古代最高统治者。
相如: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以其才华著称。
牙签:古时书卷的标签,用象牙制作。
银钩:银制的书写工具。
美玉明珠:比喻珍贵的文字或文献。
诏岁:皇帝的诏书或命令。
金匮:古代藏书的金质柜子,象征珍贵。
浑无:完全消失,不存在。
翻译
江西文派展现新风貌,遵循东湖诗律的传承。
十首关于齐安的叙事诗,曾被君王询问过相如的才情。
珍贵的书籍插着象牙签,银色的笔触落在纸上,如同美玉明珠。
听说那些诏书藏于金匮之中,自那以后,世间再无此类珍品流传。
鉴赏

这首《朝中措·其二》是宋代文学家洪适的作品,属于江西文派,风格清新,语言工致。诗中表达了对诗歌艺术的新颖追求和对前人成就的敬仰。"诗律嗣东湖"一句,表明诗人继承了东湖诗派的严谨诗律传统。接下来的"十首齐安书事,君王曾问相如",通过提及齐安(今湖北黄州)的诗篇,暗示了作品的地域特色和皇上的关注,将个人创作与历史背景相结合。

"牙签翻架,银钩落纸,美玉明珠",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诗人创作时的专注与才华,以及作品的珍贵品质,如同牙签排列整齐的书籍架、银色的笔触落在纸上,犹如美玉和明珠般璀璨夺目。

最后两句"见说诏岁金匮,后来天下浑无",表达了对前人诗作的高度评价,认为那些被皇帝珍藏在金匮中的诗篇,其后世几乎无人能及,流露出对经典的崇敬和对自己能否达到同样高度的谦逊。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诗论诗,既展现了洪适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也体现了他对宋代文坛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洪适

洪适
朝代:宋   字:温伯   籍贯: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   生辰:1117~1184

洪适(1117~1184)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初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猜你喜欢

集古寄浦文玉

十载朝云陛,长安游上才。

犹忆严冬月,萧条江上来。

暮春和气应,献策抒中怀。

阿阁丽朝日,凤鸟方翔回。

岂不念良友,远在天一涯。

我亦疲我梦,登登九成台。

(0)

代风答

风风无不公。高堂若无夏,破屋元有冬。

(0)

观锡山塔基寄顾少参与成

东峰石塔对西峰,云去云来俯仰中。

万古不磨铭地语,百年谁试补天功。

雷将化雨春回蛰,斗避文星夜起虹。

何日落成须我报,望湖亭上一樽同。

(0)

大忠祠

慈元殿上朔风侵,讲罢孤臣泪雨深。

行在更无南去路,中兴犹有北来心。

一言竟免青衣辱,万古终悲白壁沈。

世乱经纶亦何济,大忠祠下柏森森。

(0)

赠陈平江

南浦逢君处,相看各问津。

乘槎元有汉,怀璧故无秦。

带砺千年地,风波万里身。

东风淮水上,古庙不胜春。

(0)

免归思母八首·其五

力竭胼胝复治戎,呼亲无计托征鸿。

我生分向离愁尽,子舍翻疑隔世通。

灯下低徊开喜烬,堂前洒扫绕熏风。

鬓霜揽镜还成惧,恐动哀怜减泄融。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