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牍诸侯已遍干,师门深幸恤微单。
上公莲幕甄材广,下客蓬心效实难。
清燕未陪飞盖盛,故园小别落英寒。
托身有所当谋道,名论唐贤本不刊。
一牍诸侯已遍干,师门深幸恤微单。
上公莲幕甄材广,下客蓬心效实难。
清燕未陪飞盖盛,故园小别落英寒。
托身有所当谋道,名论唐贤本不刊。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吴鼐为回应好友汪二履成的赠别之作,表达出深厚的情谊与对未来的期许。
首联“一牍诸侯已遍干,师门深幸恤微单”描绘了诗人广泛寻求诸侯的支持,同时在师长的关怀下感到深深的幸运和慰藉。这里“微单”二字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处境的艰难,但得到师长的理解与帮助,内心充满感激之情。
颔联“上公莲幕甄材广,下客蓬心效实难”转而表达对上层社会广阔舞台的向往与对自身能力的谦逊认知。诗人自谦为“下客”,虽有才华却难以在如此广阔的舞台上施展,体现了其谦虚的态度和对自身能力的客观评价。
颈联“清燕未陪飞盖盛,故园小别落英寒”描绘了诗人未能参与豪华宴席的遗憾,以及与故乡分别时的寒冷景象。这两句通过对比,既表达了对当前处境的无奈,也寄托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尾联“托身有所当谋道,名论唐贤本不刊”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道路的规划与追求,希望能在合适的地方谋取发展之道,同时也表明了对古代贤人的敬仰,认为他们的言论是不可磨灭的真理。这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远大志向,也体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过去经历的回顾,也有对未来规划的展望,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达人贵无念,市朝亦山林。
曲士居山林,难息市朝心。
坐驰一室中,纷然万境侵。
纽兰羡佩玉,坐石思黄金。
羊质虎其皮,隼翼凤其音。
志在求世利,口唱无生吟。
吾非斯人徒,夷旷期复古。
去住既任缘,喧静亦随所。
陶然且无求,相命何足语。
人生百岁寿,稀得七十死。
吾今四十五,气力渐无似。
去年成二毛,今年动一齿。
纵得至七十,光阴能几许。
学道宜无疲,进善宜无止。
自馀百杂就,克己尽除去。
勉强扶幻躯,旦暮加药饵。
此身乃外物,何况外于是。
内外一如梦,勉矣当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