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招隐地,岁晚独归人。
寇乱惟衰鬓,途穷共此身。
门闲嵇散钓,甑满范生尘。
别后毛坛路,花溪梦里春。
湖山招隐地,岁晚独归人。
寇乱惟衰鬓,途穷共此身。
门闲嵇散钓,甑满范生尘。
别后毛坛路,花溪梦里春。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回归隐居之地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对自然山水的向往。首句“湖山招隐地”,点明了友人回归的地点,是充满隐逸之气的湖光山色之间。接着“岁晚独归人”一句,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友人独自归隐的孤独感。
“寇乱惟衰鬓,途穷共此身。”这两句通过“寇乱”和“途穷”描绘了友人经历的艰难岁月,以及岁月在他头上留下的痕迹——“衰鬓”。同时,也体现了他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自我接纳。“共此身”则强调了在逆境中与自己的共处,展现出一种内在的力量。
“门闲嵇散钓,甑满范生尘。”这里运用了两个典故,嵇康和范蠡,分别代表了隐逸的生活方式和功成身退的智慧。嵇康好琴,常于门庭闲逸之时弹琴自娱;范蠡功成后,选择隐退,留下“范蠡陶朱公”的美名。这两句通过典故的引用,表达了对友人隐居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最后,“别后毛坛路,花溪梦里春。”这两句以想象的方式描绘了别后的场景,毛坛路、花溪、梦里春,这些意象充满了浪漫与诗意,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寄托了自己的思念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友人归隐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