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耳污□□,□□□□湾。
首阳落第二,前已有箕山。
君耳污□□,□□□□湾。
首阳落第二,前已有箕山。
此诗描绘了一副杂画中的景象,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特有的艺术感受和审美情趣。首句“君耳污□□”,这里的“耳”可能指的是山谷之类的自然地形,被“污”染着层林尽染的色彩,给人以深远的意境。“□ □□□湾”则是对一处静谧水域的描绘,那里的风光被诗人留心观察。
接下来的“首阳落第二,前已有箕山”则透露出画中先后顺序的景物安排。首阳可能指的是日落后的余晖,而“落第二”则是说在某个位置上,是第二个被描绘的景致;而“前已有箕山”,则是在这之前已经绘制了箕山这样的景象。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画面的深入领悟,也反映出其对古代山水画构图手法的理解和欣赏。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个生动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绘画艺术的敏锐感觉和高超鉴赏力。
我从洛阳来,坦途无百里。
峨峨见城阙,崤陵列屏几。
车马乱流渡,隐隐如浮蚁。
莫吊古战场,中原事未已。
风起远天黄,落日淡如水。
况为行路人,茫茫谁遣此。
须臾日西匿,回光射成紫。
幻影逐明生,饥乌投暗止。
此是古今情,悠悠吾与子。
达人齐恩仇,沉忧吐珠玉。
并世毁誉情,待向沧桑哭。
谁知一卷诗,早定浮生局。
君诗大国土,未屑计边幅。
精神在苍莽,万象生断续。
放笔夺天机,窅然龙象伏。
甲午造君庐,饥驱一月宿。
家贫国多难,畏行转踖踧。
幽吟互赠答,一放常千曲。
相知在肺肝,影不隔明烛。
收泪入欢娱,持瑕又抵触。
当年笃爱情,历历诗在目。
此境不可追,此诗安忍读。
墓门宿草深,昨夜梦海角。
洪涛穴蛙黾,岸圮江流横。
落日散寒乌,泊舟心转惊。
吹荻爇残火,四望无人行。
老翁七十馀,茕茕草底生。
道昔乾嘉时,舳舻控襄荆。
民富堤质坚,商吏同经营。
自遭粤匪乱,江岸无完城。
生聚十馀年,稍稍理农耕。
泥淤河身高,土薄地利轻。
前月忽昼晦,堤决沙水并。
天地战寒涛,土木蛟龙争。
颓垣掩白骨,冷灶灰烬平。
仓皇语未竟,四野闻哭声。
幼儿初学舌,向客乞残羹。
随身无饼饵,对此难为情。
酸风飒然来,坏木啼仓庚。
蓬穴露光圆,远屿浓欲滴。
烟披沙草微,孤棹弄寒碧。
泛泛入空明,前帆去不息。
乾坤日摩荡,泱莽众流合。
水气曙濛濛,俯仰星斗逼。
日跃天无根,金光射万隙。
蛟龙失晓睡,采错周六极。
风撼城势低,天水相扶翼。
浩荡积气中,震骇资定力。
霞气郁不腾,平视坤舆侧。
翩然一鸟下,万里风瑟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