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与白水,足以娱人思。
丽花与佳禽,足以令人悲。
因思世上事,感触特一时。
拘拘守定见,年少纷白丝。
朝来北窗边,天清云不飞。
桂树充绿润,其色光陆离。
静坐息万虑,手携渊明诗。
饮酒得真趣,神气常自怡。
我饮仅涓滴,螺杯谩尔持。
后山草木深,有禽择所栖。
婆饼为谁焦,姑恶为谁咨。
骚翁绎楚语,解说累千辞。
万物虽异性,天地同一机。
时至乃飞鸣,人讹反生疑。
禽语空啾唧,有怨难穷推。
好生毛羽者,细听强诳欺。
遂使本然质,由是深有亏。
清风到阶庭,处处禽语奇。
勿问声如何,天地何曾私。
青山与白水,足以娱人思。
丽花与佳禽,足以令人悲。
因思世上事,感触特一时。
拘拘守定见,年少纷白丝。
朝来北窗边,天清云不飞。
桂树充绿润,其色光陆离。
静坐息万虑,手携渊明诗。
饮酒得真趣,神气常自怡。
我饮仅涓滴,螺杯谩尔持。
后山草木深,有禽择所栖。
婆饼为谁焦,姑恶为谁咨。
骚翁绎楚语,解说累千辞。
万物虽异性,天地同一机。
时至乃飞鸣,人讹反生疑。
禽语空啾唧,有怨难穷推。
好生毛羽者,细听强诳欺。
遂使本然质,由是深有亏。
清风到阶庭,处处禽语奇。
勿问声如何,天地何曾私。
这首诗《晨起》由宋代诗人张侃创作,通过描绘清晨自然界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的开篇“青山与白水,足以娱人思”,以青山绿水的美景引入,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激发了人们内心的情感。接着,“丽花与佳禽,足以令人悲”一句,看似矛盾地将欢乐与悲伤并置,实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生命多样性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切体会。
“因思世上事,感触特一时”点明了诗人思绪的流转,从自然景观联想到世事变迁,引发了对人生短暂与宇宙永恒的思考。接下来,“拘拘守定见,年少纷白丝”一句,借年少时的困惑与束缚,表达了对成长过程中思想束缚的反思。
“朝来北窗边,天清云不飞”描绘了清晨宁静的天空,象征着心灵的纯净与自由。桂树的“充绿润,其色光陆离”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生命的活力与光辉。诗人“静坐息万虑,手携渊明诗”寻求内心的平静,通过阅读陶渊明的诗歌,寻找精神的慰藉。
“饮酒得真趣,神气常自怡”体现了诗人通过饮酒来体验生活的真谛,保持内心的愉悦和平静。然而,“我饮仅涓滴,螺杯谩尔持”则以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世俗追求的淡然态度,强调了精神层面的满足远胜于物质的享受。
“后山草木深,有禽择所栖。婆饼为谁焦,姑恶为谁咨”通过禽鸟的选择栖息,引申出对人类行为的反思,探讨了自然法则与人类道德之间的关系。诗人引用屈原的诗句“骚翁绎楚语,解说累千辞”,进一步深化了对人性复杂性的思考,指出万物虽异,但都遵循着相同的生存法则。
“万物虽异性,天地同一机。时至乃飞鸣,人讹反生疑”强调了自然界的统一性和生命的规律性,提醒人们顺应自然,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最后,“禽语空啾唧,有怨难穷推。好生毛羽者,细听强诳欺”表达了对自然界的尊重与敬畏,告诫人们不应轻易误解或伤害生命。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融合了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和谐共生、顺应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个体内心世界探索的执着。
道人避世氛,山腰著祇园。
千夫斸青冥,豁达窗户搴。
鬼神间施设,俨护龙象筵。
法鼓空中鸣,龙卧层崖巅。
幽灵骇今昔,异事樵夫传。
眷兹水云侣,精赏托妙缘。
努力办己事,追驾佛祖肩。
凭高发钟磬,梵音落诸天。
况时解禅缚,迢遥倚层轩。
放意万物外,目送孤鸿翩。
福州多僧天下闻,缁衣在处如云屯。
何人能了一大事,斋鱼粥鼓徒纷纷。
云中复表第二月,何异污渠鉴毛发。
不独诗人水镜昏,定知佛祖龛灯灭。
道人朅来南山下,盖头随分茅一把。
菩萨果地已孤高,石廪峰前更潇洒。
草庵初就来乞名,试往寻之水竹清。
莫讶此庵安四壁,大千沙界总分明。
观君所至金碧焕,公才利用如澄观。
邻僧无赖苦侵疆,何似古人不争畔。
从他三毒痴贪嗔,我自元无一点尘。
携庵南北东西住,万象光中独露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