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西岳镇西京,杰阁朝凭爽气清。
五里雾披三辅晓,半空云卷万峰晴。
芙蓉彩翠窗前落,海日光华掌上生。
见说玉姜犹不死,御风何处正吹笙。
巍峨西岳镇西京,杰阁朝凭爽气清。
五里雾披三辅晓,半空云卷万峰晴。
芙蓉彩翠窗前落,海日光华掌上生。
见说玉姜犹不死,御风何处正吹笙。
这首清代王熊伯的《登万寿阁望华山》描绘了华山的雄伟壮观和清晨的气象万千。首句“巍峨西岳镇西京”直接点出华山作为关中地区的重要地理标志,其威严耸立于京城西部。接下来的“杰阁朝凭爽气清”则通过登高望远,感受到阁楼带来的清新之气,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舒畅。
“五里雾披三辅晓,半空云卷万峰晴”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华山在晨雾中的朦胧美和云雾散去后峰峦如洗的晴朗景象,展现了华山的多变风貌。"芙蓉彩翠窗前落,海日光华掌上生"更是以瑰丽的想象,将华山比作芙蓉出水,阳光透过云层仿佛在手掌上跳跃,形象地传达出华山的壮丽与神秘。
最后两句“见说玉姜犹不死,御风何处正吹笙”,引用了传说中的玉姜仙女,表达了对华山永恒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对仙人悠然自得的向往。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神话元素,展现了诗人对华山的崇敬与热爱之情。
十万天兵貂锦衣,晋城风日斗生辉。
行台仆射深恩重,从事中郎旧路归。
叠鼓蹙成汾水浪,闪旗惊断塞鸿飞。
边庭自此无烽火,拥节还来坐紫微。
荡子守边戍,佳人莫相从。
去来年月多,苦愁改形容。
上山复下山,踏草成古踪。
徒言采蘼芜,十度一不逢。
鉴独是明月,识志唯寒松。
井桃始开花,一见悲万重。
人颜不再春,桃色有再浓。
捐气入空房,无憀乍从容。
启贴理针线,非独学裁缝。
手持未染綵,绣为白芙蓉。
芙蓉无染污,将以表心素。
欲寄未归人,当春无信去。
无信反增愁,愁心缘陇头。
愿君如陇水,冰镜水还流。
宛宛青丝线,纤纤白玉钩。
玉钩不亏缺,青丝无断绝。
回还胜双手,解尽心中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