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成山百丈,直下独孤城。
事往岁月积,长江依旧清。
昔人经过地,我辈复此行。
但见竹树稠,石崖如削成。
乔木晚未凋,青青发馀荣。
天寒远峰澹,日晏长川明。
时危怀古意,岁暮羁旅情。
一室寄绝岸,全家托柴荆。
晨炊饭脱粟,似此田涧氓。
群盗正猖獗,深居且偷生。
反念故园日,默默何由平。
利成山百丈,直下独孤城。
事往岁月积,长江依旧清。
昔人经过地,我辈复此行。
但见竹树稠,石崖如削成。
乔木晚未凋,青青发馀荣。
天寒远峰澹,日晏长川明。
时危怀古意,岁暮羁旅情。
一室寄绝岸,全家托柴荆。
晨炊饭脱粟,似此田涧氓。
群盗正猖獗,深居且偷生。
反念故园日,默默何由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居避难的生活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情感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困境的无奈。
"利成山百丈,直下独孤城。事往岁月积,长江依旧清。"开篇便以壮丽的山川景观引入,利成山如刀削般陡峭,直落至独孤城下,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累积,并没有改变长江的清澈。
接着,“昔人经过地,我辈复此行。”诗人通过对比古人和自己当下的相同足迹,表达了一种历史感和命运共同体的感慨。"但见竹树稠,石崖如削成。乔木晚未凋,青青发馀荣。"这里描绘了一个幽深宁静的自然环境,竹林茂密,石崖陡峭,而乔木在秋末仍然未褪去绿意,透露出一丝生机和希望。
"天寒远峰澹,日晏长川明。时危怀古意,岁暮羁旅情。"随后,诗人转向表达对当前困境的感受,远处的山峰在寒冷中变得模糊不清,而日落后的长江则显得分外明亮。在这个节骨上,诗人的心中充满了怀古的情绪和羁旅的忧愁。
"一室寄绝岸,全家托柴荆。晨炊饭脱粟,似此田涧氓。群盗正猖獗,深居且偷生。反念故园日,默默何由平。"最后,诗人描述了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窘迫,一室之地寄身于绝岸,全家依托于柴荆。而晨炊的饭菜中还夹杂着脱落的谷粒,这种艰难自持的生活状态与田间涧中的水流相呼应。诗人在面对四处猖獗的盗贼时,只能深居简出,偷生于乱世之中。当他回想起往日的故园,那份平静祥和仿佛已成往事,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沉思。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对于过往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对于当前困境的无奈。
成都贾客向人语,黎州多风杂多雨。
雪山万古长不消,山下四时风气暑。
竹林西畔是云南,不论冬夏披毡衫。
蛮官见客花布袄,村妇背盐青竹篮。
绳桥跨涧石巀嶪,部落马蹄皆灌铁。
引筒贯索通客行,插木入崖防栈绝。
郫筒酒熟蛮人歌,太平今喜无兵戈。
悬车不戍相公岭,卖马安行大渡河。
牛缨换贷跻邛笮,路出彭门缘剑阁。
火井秋篁截洞箫,几腔吹作云南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