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灵一颗正金丹,不在天涯地角安。
讨论穷经深莫究,登山临水杳无看。
光明暗寄希夷顶,赫赤高居混沌端。
举世若能知所寓,超凡入圣弗为难。
通灵一颗正金丹,不在天涯地角安。
讨论穷经深莫究,登山临水杳无看。
光明暗寄希夷顶,赫赤高居混沌端。
举世若能知所寓,超凡入圣弗为难。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家修炼和精神追求的深刻理解。"通灵一颗正金丹,不在天涯地角安",指的是道家的修炼目标——真正的精神精华不局限于世间的任何一个地方,而是超越一切之上。
"讨论穷经深莫究,登山临水杳无看"表明作者对于传统文化和自然景观都有着深刻的探索与理解,但这种探求并没有达到极致,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无尽的追求。
"光明暗寄希夷顶,赫赤高居混沌端"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光明"和"赫赤"分别象征着精神的觉醒和道德的高尚,而"混沌端"则是宇宙的本源,这里暗示了作者对于宇宙与人生本质的深刻领悟。
最后两句"举世若能知所寓,超凡入圣弗为难"表达了一种修炼理念,只要人们能够真正理解并把握生命中的真谛,那么超越凡俗、达到圣者的境界就不再困难。这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精神修养和自我提升的积极态度。
歌尘凝燕垒,又软语、在雕梁。
记剪烛调弦,翻香校谱,学品伊凉。
屏山梦云正暖,放东风、卷雨入巫阳。
金冷红绦孔雀,翠间彩结鸳鸯。银缸。焰冷小兰房。
夜悄怯更长。待采叶题诗,含情赠远,烟水茫茫。
春妍尚如旧否,料啼痕、暗里浥红妆。
须觅流莺寄语,为谁老却刘郎。
星沙初下,望重湖远水,长云漠漠。
一叶扁舟谁念我,今日天涯飘泊。
平楚南来,大江东去,处处风波恶。
吴中何地,满怀俱是离索。
常记送我行时,绿波亭上,泣透青罗薄。
樯燕低飞人去后,依旧湘城帘幕。
不尽山川,无穷烟浪,辜负秦楼约。
渔歌声断,为君双泪倾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