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朱之蓉还浙二首·其二》
《送朱之蓉还浙二首·其二》全文
明 / 何巩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岭梅花落白云秋,惆怅王孙久不留。

石观远寻秦代隐,金装羞作陆生游。

云藏雁影千回断,月照猿声一夜愁。

蜡屐若追前度兴,墨痕犹在海边楼。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岭上梅花凋零,白云缭绕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诗人以“岭梅花落白云秋”开篇,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季节特征融为一体,渲染出一种凄美之感。

接着,“惆怅王孙久不留”,诗人借用了“王孙”这一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内心的惆怅。这里的“王孙”既指友人朱之蓉,也暗含了诗人自己对于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石观远寻秦代隐,金装羞作陆生游”,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和追求。一方面,诗人向往古代隐士的生活,渴望远离尘嚣,寻求心灵的宁静;另一方面,又对世俗的浮华生活感到羞愧,不愿参与其中。这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理想与现实、逃避与面对的矛盾思考。

“云藏雁影千回断,月照猿声一夜愁”,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云遮雁影,暗示着离别的哀伤;月光下的猿啼,更是增添了夜晚的孤寂与愁绪。诗人通过自然界的景象,巧妙地寄托了自己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

最后,“蜡屐若追前度兴,墨痕犹在海边楼”,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蜡屐象征着诗人曾经的足迹和回忆,海边的楼则可能是诗人想象中的一个寄托之地,暗示着他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再次追寻到那种曾经的兴味和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一位诗人对于友情、理想与现实、过去与未来的复杂情感体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何巩道
朝代:明

明末清初广东香山人,字皇图。明诸生。入清不仕。诗多故国之思。有《樾巢稿》。
猜你喜欢

句龙庙

溪行十里气如蒸,危槛凭虚不厌登。

咫尺仙山在尘世,杖藜来往几人曾。

(0)

乱后寄兄·其二

万井中原半犬羊,纵横大剑与长枪。

昼烽夜火岂虚日,左触右蛮皆战场。

丁鹤未归辽已冢,杜鹃犹在蜀堪王。

此生不识连昌乐,目送孤鸿空断肠。

(0)

和参谋李舜举·其二

一怒王师吊伐初,堂堂人物古谁如。

剑头何患无炊米,楯鼻多应有檄书。

尽道公孙能跃马,应怜学士独焚鱼。

旌旗未度长河水,千骑元戎已捣虚。

(0)

白文举王百一索句送行

世事纷纷乱似麻,不堪愁里度年华。

伤心城郭来家鹤,过眼光阴赴壑蛇。

弹铗歌中成老境,班荆话后各天涯。

何时造物归真宰,却睹人间第一花。

(0)

过邠州二首·其二

遥看泾水绕城流,下尽陂陀始见州。

岁暮简书催出塞,天寒风雪送行舟。

坡田井井龟图画,山路盘盘篆印缪。

更欲慇勤访陈迹,夜深灯火伴牢愁。

(0)

咸平道中

道坏缘冈远,村流自作塘。

夕阳开野色,秋水纳山光。

雨住林逾黑,鸟归天更苍。

冥搜无好句,淡墨写微茫。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