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乱后寄兄·其二》
《乱后寄兄·其二》全文
金 / 李俊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万井中原半犬羊,纵横大剑与长枪。

昼烽夜火岂虚日,左触右蛮皆战场。

丁鹤未归辽已冢,杜鹃犹在蜀堪王。

此生不识连昌乐,目送孤鸿空断肠。

(0)
鉴赏

这首诗《乱后寄兄(其二)》由金末元初时期的诗人李俊民所作,描绘了战乱后的凄凉景象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首联“万井中原半犬羊,纵横大剑与长枪。”开篇即以“万井”形容人口众多的地区,却因战乱而变得荒凉,如同“犬羊”般混乱不堪。接着“纵横大剑与长枪”则形象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剑与枪横陈于地,象征着暴力与杀戮的肆虐。

颔联“昼烽夜火岂虚日,左触右蛮皆战场。”进一步描绘了战乱的持续与无处不在,无论是白日还是夜晚,烽火连天,战火不断。同时,“左触右蛮”则暗示了战争的范围广泛,不仅限于某一特定区域,而是整个中原大地都成为了战场。

颈联“丁鹤未归辽已冢,杜鹃犹在蜀堪王。”通过“丁鹤未归”和“杜鹃犹在”的对比,表达了对战乱中失去亲人和家园的哀伤之情。“辽已冢”意味着亲人已逝,无法归来;“蜀堪王”则暗示了故乡的荒凉与破败,杜鹃鸟仍在啼叫,却无人听懂其哀鸣。

尾联“此生不识连昌乐,目送孤鸿空断肠。”诗人感叹自己这一生未曾体验过和平宁静的生活,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孤独的大雁飞过,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悲伤与无奈。整首诗通过对战乱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以及对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的深切同情。

作者介绍
李俊民

李俊民
朝代:金   籍贯:自号鹤鸣老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猜你喜欢

读史

不得荥阳遂失秦,始知成败尽由人。

可怜一掷赢天下,只使黄金四万斤。

(0)

送提刑司勋

同昔分符守兴元,公始仗节来武信。

因而出入在门下,未有三日不亲近。

台移希疏狱谳少,凛凛清风满墙仞。

乘闲每许陪后乘,好寺名园遍游尽。

惟携茶具赏幽绝,新胯珍团曾不吝。

或因议事阅书画,止用小肴并浅酝。

清欢雅兴自无厌,妓乐喧烦谁愿进。

开张胸怀脱羁检,颜色何尝形喜愠。

使威敛霁官况乐,瞥过二年如一瞬。

后同先满去涪上,数月复来为属郡。

再将厚荫蒙旧物,掩蔽不才宽责问。

同常自念性偏僻,凡取交游最精慎。

虽然众中事汎爱,仁者与亲馀不认。

生平所得无几人,既已得之心自信。

公家兄弟何磊落,一一光华如美瑾。

顾同质状似顽石,辄簉其间袭温润。

令昆强季没已久,公独康庄驰驵骏。

朝廷要人办繁剧,昨下诏书催入觐。

连城众口惜公去,不问鲵鲐与髫龀。

烟开汉沔晓光薄,雪下褒斜寒力峻。

嗟同不得送行旆,回视腰间绾双印。

灙城西北有危楼,徒望高鸿寄长韵。

(0)

彦思有北楼见寄之作依韵和答

峨峨守居城上楼,最宜登览群物秋。

层檐高搴碍翠岭,采槛直出横清流。

烟中岛屿远历历,风外岩壑寒飕飕。

主人好事客意乐,日夕幸此忘幽忧。

(0)

采药归晚因宿野人山舍

东岩阴深崖巘古,夹涧垂泉结鹅乳。

我来采药晚忘归,试宿荆扉问鸡黍。

春风满林灯火冷,一夜不眠山月苦。

平明携策下青苍,松叶纷纷洒新雨。

(0)

许中正捕龙雷

彼龙胡为被天谪,不肯为天行雨泽。

天敕雷公恣搜索,龙藏何所忽尔获。

提之满空若曳帛,雹风电火相卷射。

雷张两翅但拍拍,首尾挽之足双磔。

龙力与雷固不敌,雷转威怒龙褫魄,须臾定见肝胃拆。

万力千气凡几画,斯人斯品入神格。

(0)

守居园池杂题.天汉台

北岸亭馆众,最先登此台。

台高望群峰,万里云崔嵬。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