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建国犹形胜,九日登台思悄然。
故垒萧疏黄菊节,旅怀摇落白头年。
秋声城郭千家树,返照云霞万里天。
若对江关悲作赋,不如山石解谈禅。
六朝建国犹形胜,九日登台思悄然。
故垒萧疏黄菊节,旅怀摇落白头年。
秋声城郭千家树,返照云霞万里天。
若对江关悲作赋,不如山石解谈禅。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癸丑年的重阳节,与友人袁香亭一同登临雨花台,眺望远方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与个人情感的流露。
首联“六朝建国犹形胜,九日登台思悄然”,开篇即点明地点与时间,六朝古都的壮丽景象与九月九日登高远眺的氛围相映成趣,引发了深沉的思考。这里的“形胜”不仅指自然景观的优美,也暗含着对历史繁华的追忆。
颔联“故垒萧疏黄菊节,旅怀摇落白头年”,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故垒的荒凉与黄菊的凋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而“旅怀摇落白头年”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年华老去、漂泊异乡的感慨。
颈联“秋声城郭千家树,返照云霞万里天”,转而描绘了一幅壮阔的秋日图景。城郭间千家树木的秋声,与远处云霞映照的天空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辽阔,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广阔。
尾联“若对江关悲作赋,不如山石解谈禅”,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的思考。面对江关的悲苦,诗人认为与其沉浸于哀愁之中,不如像山石般淡然处之,通过禅悟来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这一联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哲学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生、自然的多重感悟,以及在复杂情感面前寻求内心宁静的智慧。
顷刻花开十丈莲,嘘空历历眼中烟。
戌台日暮闻吹角,坌岭云平看泊船。
新法不愁同厝火,异流未许更垂涎。
海波如镜吾能绘,一幅东瀛淡墨天。
白鱼生长傍书林,尔雅虫名亦纪蟫。
几许词源供活泼,都将学海任浮沉。
餐馀六籍肠回乙,饱尽千章腹有壬。
青简穿来污不染,缁帷走去涅难侵。
银钩篆古吞应惯,铁网诗工漏岂禁。
或跃或潜文浪阔,以游以泳墨池深。
编依蒲碧疑芹藻,焚借芸香代釜鬵。
修到神仙凡骨换,嫏嬛福地恣研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