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雨叹》
《秋雨叹》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古风

淙淙雨声泻高秋,稻粱浸澜雨不休。

志士仁人万行泪,孤臣孽子无穷忧。

一身穷困未暇恤,如此无事理有不。

圣言古训举不验,简编可用汗马牛。

呜呼有粟吾得食,夜睡何时得安席。

我生犹及宣和年,建炎以来身所历。

高皇一言感天地,盗贼千群扫无迹。

疽囊虽惨固可医,谁为圣代施针石。

(0)
翻译
秋雨潺潺如注,稻谷在雨中浸泡不断。
志士仁人心怀悲痛,流下无数泪水,孤臣孽子饱受无尽忧虑。
自身贫困无暇顾及,这样的世道哪里讲得通道理。
圣贤之言古训屡试不爽,书籍劳苦人民辛勤编撰。
哎,只要有粮食就能果腹,但何时才能安稳入睡呢。
我这一生经历了宣和到建炎的变迁。
高宗一言感动天地,使盗贼销声匿迹。
虽然时局艰难,但仍有望治愈,但在圣明时代又有谁能施以良策?
注释
淙淙:形容流水声。
泻:倾泻。
稻粱:泛指粮食。
浸澜:沉浸在波涛中。
志士仁人:有高尚品德和理想的人。
孤臣孽子:比喻失势或被贬的人。
暇恤:空闲顾及。
简编:书籍。
汗马牛:形容付出极大的努力。
呜呼:感叹词。
宣和:宋徽宗年号。
建炎:宋高宗年号。
高皇:对古代开国君主的尊称。
盗贼:指叛乱者。
疽囊:比喻社会的病疾。
针石:治病的药物和方法。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秋雨叹》,通过描绘秋雨连绵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个人境遇的感慨。首句“淙淙雨声泻高秋”以雨声起兴,渲染出深秋时节的凄凉氛围。接着,“稻粱浸澜雨不休”暗示了农民生活的艰辛,而“志士仁人万行泪,孤臣孽子无穷忧”则寄托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疾苦的深深同情,以及自己作为孤臣孽子的无奈与忧虑。

诗人感叹自身“一身穷困未暇恤”,在动荡的时代里,即使有才学也无法施展,感叹“圣言古训举不验”,意指社会道德沦丧,经典教诲不再被遵循。最后两句“呜呼有粟吾得食,夜睡何时得安席”直接抒发了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以及对自己生于乱世的哀叹。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展现了陆游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六月廿二日天彝生辰诸亲友携酒来贺蓼莪棠棣并感予怀因书俗语为八绝句示之·其三

同生两弟一堪悲,更欲相亲不可追。

曾看东园春帖子,春光都在紫荆枝。

(0)

宿天民西庄用丁卯枫桥留别韵

碧玉绕村溪宛转,青丝拂岸柳毵毵。

风光岁晚初停棹,旅宿春深几并骖。

真隐底须寻谷口,返招应与赋淮南。

银筝画烛通宵燕,还似枫桥待酒酣。

(0)

忆家园廿六首·其二十六稻田

侬家世业本耕农,远客思乡却自侬。

柳外平畴夜来梦,万行新绿舞薰风。

(0)

临清候闸自辰踰未都水闭门而镇守中人饯其同官于河下

舟出清源万马奔,斜阳舣棹自清晨。

主人谢客关河闭,惭愧金珰贝带人。

(0)

扬州水关作

三过扬州十五年,中间日月似流泉。

平山花竹隋宫柳,又落东风一梦边。

(0)

吴江夜泊寄长儿天彝八首·其四

佳儿如玉眼如珠,临别牵衣泪满裾。

爱惜护持勤教诲,书香一脉正关渠。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