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峰天外矗,秋景晓来宜。
雁阁栖霄汉,虹桥饮水湄。
锦林扶巀嶭,珠瀑落嵚崎。
恍忆银河畔,青莲得句时。
云峰天外矗,秋景晓来宜。
雁阁栖霄汉,虹桥饮水湄。
锦林扶巀嶭,珠瀑落嵚崎。
恍忆银河畔,青莲得句时。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匡庐清晓之景。首句“云峰天外矗”以“矗”字生动地刻画出山峰直插云霄的雄伟景象,仿佛与天相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秋景晓来宜”点明了时间与季节,晨光初照,秋色宜人,为整幅画面铺垫了和谐的基调。
“雁阁栖霄汉,虹桥饮水湄”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将山峰比作雁阁,栖息于云霄之间,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而“虹桥饮水湄”则描绘了一座桥横跨水面,倒映在清澈的水中,宛如彩虹,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和美感。
“锦林扶巀嶭,珠瀑落嵚崎”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和色彩感。锦林,即锦绣般的森林,与山石的峭壁相互衬托,展现出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生命力。“珠瀑落嵚崎”则描绘了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如同串串珍珠洒落在崎岖的山石上,既壮观又富有动态美。
最后,“恍忆银河畔,青莲得句时”以想象的手法,将读者带入一个更加广阔的宇宙空间,联想到诗人青莲居士(李白)在银河边创作诗歌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慨和对古代诗人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历史文化的追思,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吴郎骨相非食肉,朝食桐花洞庭曲。
洞庭三月桐始花,千枝万朵摇江绿。
吴郎采采盈顷筐,宝之不啻琼膏粟。
真珠龙脑吹香雾,夜夜山房捣玄玉。
墨成谁共进蓬莱,天颜一笑金门开。
河伯香飞喷木叶,太守嘘气成楼台。
龙宾十二吾何有,不意龙文入吾手。
芙蓉粉暖玻璃匣,云蓝色映彤墀柳。
玉堂退食春昼长,桃花纸透冰油光。
筠管时时濡秀石,银钩历历凝玄霜。
君不闻易水仙人号奇绝,落纸二年光不灭。
又不闻□□□□乌玉玦,坡老当年书柿叶。
惜哉唐李不复见,吴郎善保千金诀。
乌乎,吴郎善保千金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