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以沉香拄杖奉寄总老戏呈句偈》
《以沉香拄杖奉寄总老戏呈句偈》全文
宋 / 沈辽   形式: 偈颂  押[麻]韵

七尺潜虬出海污,久同病士御三车。

旃檀彫断终非相,薝卜芬芳漫散花。

绝是离非参妙用,穿云涉水伴生涯。

东林大士还知否,止此无言是作家。

(0)
鉴赏

这首诗以沉香拄杖为引子,寓含深刻的人生哲理与修行智慧。诗人沈辽以“七尺潜虬出海污”开篇,以“潜虬”比喻自己的心灵,虽身处世俗的污浊之中,却能保持高洁与坚韧,如同深藏于海中的巨龙,不为外界所扰。

“久同病士御三车”一句,借“病士”自比,暗示自己在尘世中如同患病之人,需借助“三车”——即佛法中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来渡过人生的苦难,寻求内心的解脱。

“旃檀彫断终非相,薝卜芬芳漫散花”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对佛法的理解。旃檀(佛像)虽被雕刻得精美绝伦,但终究不是真正的佛性;薝卜(佛花)虽散发香气,却也只是外在的表象。这两句强调了内在精神的追求远胜于外在形式的装饰。

“绝是离非参妙用,穿云涉水伴生涯”则表达了诗人对修行过程的理解。真正的修行在于超越是非的束缚,体悟佛法的微妙之处,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无论是穿越云雾还是跋涉山水,都是修行的一部分。

最后,“东林大士还知否,止此无言是作家”一句,以东林大士(指唐代高僧道宣)为例,表明诗人认为真正的修行者无需言语,其行为本身就是最好的证明。这不仅是对东林大士的尊敬,也是对自己修行境界的自信与肯定。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独到见解和对修行生活的深刻感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与探索。

作者介绍
沈辽

沈辽
朝代:宋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猜你喜欢

晓晴

晴光弄晓色,云物共昭回。

岂唯山川豁,觉我怀抱开。

便欲御泠风,飘飖跨蓬莱。

下视人世间,往往隔嚣埃。

(0)

茧庵.落成

茧庵吾自名,所喜以吾息。

一丝出巧心,口眼费经画。

无畏亦无累,丰俭随人力。

时时携妻子,杯酒纵酣适。

家人献歌舞,宾友杂嘲剧。

此意少人解,此庇无终极。

曹瞒西陵前,作伎竟何益。

刘伶坟上土,谁与酒浇滴。

高堂岂不好,要自非吾宅。

王侯与氓隶,万古一枯腊。

自营自落之,讵敢当达识。

有酒更频来,宽作十年客。

(0)

和叶枢相送芍药·其一

平生出处半参辰,胸臆今朝获重陈。

二老白头欣得侣,千枝红艳欲无春。

已拚把酒同中圣,况是司花别有神。

来岁如今好时节,诗翁著句更芳新。

(0)

无客

无客意不佳,独饮有何好。

虽非瓮下豪,亦匪泽中槁。

百年会有极,正要舒怀抱。

不赋独酌谣,相期醉乡老。

(0)

潘夫人挽章

登堂曾拜太夫人,秀伟端方迥不群。

为子求官因白屋,有孙擢第自青云。

身兼富寿人应少,眼见曾玄世罕闻。

已被荣封犹未已,更看褒赠贲新坟。

(0)

送徐抚干二首·其二

莫嗟骨相未封侯,美恶穷通本不侔。

文似陈琳须草檄,赋如王粲好登楼。

时平上幕宜多暇,酒贱清欢亦易谋。

荔子丹时簪末利,可能无句寄中州。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