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尘六载客京师,寥落丹岩桂树枝。
七夕每逢长□□,双星何事怨将离。
多愁宋玉难成赋,短鬓潘郎渐有丝。
江汉苍茫秋色里,闺门犹自滞归期。
风尘六载客京师,寥落丹岩桂树枝。
七夕每逢长□□,双星何事怨将离。
多愁宋玉难成赋,短鬓潘郎渐有丝。
江汉苍茫秋色里,闺门犹自滞归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京城六载,如同飘零的游子,内心充满孤独与失落。诗中以“风尘六载客京师”开篇,形象地展现了诗人的漂泊之感。接着,“寥落丹岩桂树枝”一句,通过描写桂树枝头的寥落,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寂寞情绪。
七夕佳节,本是牛郎织女相会之时,但诗人在“七夕每逢长□□”中提到的“长□□”,似乎暗示了某种遗憾或等待,与牛郎织女的团圆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团聚的渴望和无奈。
“多愁宋玉难成赋,短鬓潘郎渐有丝”两句,运用典故,将自己比作多愁善感的宋玉和渐渐白发的潘岳,表达了诗人的愁绪与岁月的流逝。最后,“江汉苍茫秋色里,闺门犹自滞归期”则以广阔的江汉秋景为背景,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归家的期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家人分离的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典故运用,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对爱情的渴望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腊月九日夜,明星犹历历。
须臾布稠云,青天无间隙。
掩户拥敝裘,孤心守岑寂。
狂飙恣凭凌,千峰交剑戟。
魑魅集阶庭,豺虎成羽翼。
乾坤互叫号,百灵齐辟易。
鹊巢委尘泥,乔木无一直。
势压栋欲摧,谁复支半壁。
东南三尺窗,恍惚万矢射。
倾如裂缯声,枕上生霹雳。
河坼长白颓,纵横那可敌。
寒躯几欲死,乃见袈裟力。
终古竟如斯,帝心殊未测。
因思行道人,咫尺将焉适。
安得大布帷,万姓共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