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犀花落芙蓉绽,知他雁门开未。
金谷园中,平泉庄上,又见许多兴废。今非昔比。
试仔细思量,越添憔悴。
怕上高楼,夕阳山外水东逝。
重经王谢邻里,尚依然认得,门巷还是。
车马谁来,管弦何在,惆怅盛筵难继。吾生老矣。
比宋玉愁多,更加一倍。月到窗前,满城砧韵起。
木犀花落芙蓉绽,知他雁门开未。
金谷园中,平泉庄上,又见许多兴废。今非昔比。
试仔细思量,越添憔悴。
怕上高楼,夕阳山外水东逝。
重经王谢邻里,尚依然认得,门巷还是。
车马谁来,管弦何在,惆怅盛筵难继。吾生老矣。
比宋玉愁多,更加一倍。月到窗前,满城砧韵起。
这首《台城路》是明代诗人董纪对秋日之感的细腻描绘,充满了对往昔繁华与今日衰败的感慨。词中以自然景物的变化为引子,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沧桑相融合,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人生哲思。
“木犀花落芙蓉绽”,以花开花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木犀花的凋零与芙蓉的绽放形成鲜明对比,预示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易逝。“知他雁门开未”,雁门关作为边防要塞,此处暗喻国家的兴衰更替,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忧虑。
“金谷园中,平泉庄上,又见许多兴废”,金谷园和平泉庄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园林,这里通过描写这些园林的兴衰,反映了历史的轮回和人事的无常。接下来,“今非昔比”直接点明了时代变迁,昔日的繁华不再,留下的是深深的感慨与怀念。
“试仔细思量,越添憔悴”,诗人通过自我反思,感受到岁月的无情与内心的疲惫。“怕上高楼,夕阳山外水东逝”,高楼之上,面对夕阳西下,江水东流的景象,诗人内心涌起对时光流逝的恐惧与无奈。
“重经王谢邻里,尚依然认得,门巷还是”,王谢是东晋时期的两大望族,这里借指历史上的名门望族,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追忆以及对现状的哀叹。车马的稀少与管弦的不在,暗示了昔日繁华不再,盛筵难继,令人感到无限的失落与惆怅。
“吾生老矣。比宋玉愁多,更加一倍”,诗人自比宋玉,感叹自己年华已逝,愁绪比古人更多,表达了对生命有限的感慨和对过往美好的怀念。最后,“月到窗前,满城砧韵起”,月光洒满窗前,满城的捣衣声响起,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又略带悲凉的氛围,进一步深化了词作的情感表达。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惋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