癯然同旦过,一饭鼓鱼音。
对俗情全懒,忘言道亦深。
斜阳浮野马,明月照栖禽。
谁续梅花赋,相期铁石心。
癯然同旦过,一饭鼓鱼音。
对俗情全懒,忘言道亦深。
斜阳浮野马,明月照栖禽。
谁续梅花赋,相期铁石心。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黻的作品,风格上承自唐诗,对自然景物有着深刻的观察和描绘。诗中第一句“癯然同旦过,一饭鼓鱼音”描写了清晨时分,与朋友相聚共进早餐的情景,“一饭鼓鱼音”可能是指早晨吃的饭菜与自然界的声音相呼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氛围。
“对俗情全懒,忘言道亦深”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持有一种超脱的情怀,“对俗情”指面对世间俗事时的心态,“全懒”即是懒惰,不愿过多参与或关注这些琐事;“忘言道亦深”则是说到了忘记语言的境界,达到了一种超越物我之辨、心灵纯净的状态。
接下来的两句“斜阳浮野马,明月照栖禽”描绘了一个宁静的自然景象。诗人观察到夕阳下的马匹悠闲地在野外漫游,以及清澈的月光照耀着栖息的鸟儿,这些都是表现出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切感受和热爱。
最后两句“谁续梅花赋,相期铁石心”则流露出诗人的情感寄托。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贞不屈、孤傲自立的情怀,“谁续梅花赋”可能是在询问或寻找能够理解并与之共鸣的人;“相期铁石心”则表达了一种坚定不移的友情,如同铁石一般坚不可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独特审美观。
泪点成瓣,关情不少,传来字字生香。
任尊前拍手,高唱何妨。
为报西风可否,将此意、吹倒吴江。
试看取、梦回月榭,人倚吟窗。悠扬。
个中无赖,怕凤管声声,吹断人肠。
把新诗叠奏,尽协宫商。
响彻碧云天际,问谁个、正舞霓裳。
料应是、惊鸿顾影,夜月如霜。
无端世事,把两眉愁锁,寸肠悲裂。
焚砚烧书原不错,省却三生慧业。
彩笔空挥,瑶琴漫抚,都是鹃啼血。
加餐高卧,随缘便抵佳节。
任他呆女痴儿,欢场惯占,天不加磨折。
试问繁华春梦里,几个风流人物。
花月凄凉,文章歌哭,今古无分别。
英雄眼冷,等闲白了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