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天分雁轸。话梦影扬州,月痕初晕。情波寄兰讯。
又鱼笺唾湿,麝煤心印。琴歌兴引。
且漫说、游踪未准。
但匆匆、侧帽吟来,输与旧时青鬓。还问。
双藤在否,络架扶墙,几番红褪。交枝翠隐。
苍藓路,有谁认。
怕幽禽忘了,花魂清瘦,却道栖香正稳。
倚黄昏、栏角尖风,峭寒自忍。
素天分雁轸。话梦影扬州,月痕初晕。情波寄兰讯。
又鱼笺唾湿,麝煤心印。琴歌兴引。
且漫说、游踪未准。
但匆匆、侧帽吟来,输与旧时青鬓。还问。
双藤在否,络架扶墙,几番红褪。交枝翠隐。
苍藓路,有谁认。
怕幽禽忘了,花魂清瘦,却道栖香正稳。
倚黄昏、栏角尖风,峭寒自忍。
这首《瑞鹤仙》由清代词人周之琦所作,词中描绘了一幅凄美而深邃的画面,充满了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怀念。
词的开篇“素天分雁轸”,以秋日天空为背景,雁阵南飞,暗示着季节的更迭和时光的流逝。“话梦影扬州,月痕初晕”则将思绪带入了往昔扬州的梦境之中,月光如新,朦胧而温柔,仿佛能抚平心中的波澜。接下来,“情波寄兰讯。又鱼笺唾湿,麝煤心印”几句,通过比喻和细节描写,展现了情感的细腻与真挚,如同兰花的香气,鱼笺上的墨迹,以及麝煤留下的印记,都是情感的载体,传递着深深的情愫。
“琴歌兴引。且漫说、游踪未准”则表达了词人虽有琴歌之兴,但游历的行踪尚未确定,似乎在暗示着内心的彷徨与不确定。接着,“但匆匆、侧帽吟来,输与旧时青鬓”一句,通过对比,强调了时光的流逝,即使匆忙吟诗,也无法挽回逝去的青春岁月。
下半阙“还问。双藤在否,络架扶墙,几番红褪”继续深化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双藤是否还在,络架是否稳固,红花是否依旧,都成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问。接下来,“交枝翠隐。苍藓路,有谁认”描绘了一条长满苍藓的小径,隐藏在翠绿的枝叶之间,似乎只有孤独的灵魂才能辨识,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与怀念的主题。
最后,“怕幽禽忘了,花魂清瘦,却道栖香正稳。倚黄昏、栏角尖风,峭寒自忍”则是对自然界的生动描绘,幽禽或许忘记了花魂的清瘦,但花魂依然在风中坚守,等待着春天的到来。倚靠在黄昏的栏杆上,面对刺骨的寒风,词人选择了独自忍受,这一场景充满了孤寂与坚韧。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词人对过往时光的深情回忆与对未来的深沉思考,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孤独与坚韧的颂扬,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