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为王人重,关亭道路除。
荒城初部落,名镇古巫闾。
习俗便乘马,生男薄负锄。
传闻断腕地,岁岁作楼居。
礼为王人重,关亭道路除。
荒城初部落,名镇古巫闾。
习俗便乘马,生男薄负锄。
传闻断腕地,岁岁作楼居。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地区的生活习俗与地理环境,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和地域特色。
首句“礼为王人重”,点明了边疆地区对于朝廷礼仪的重视,体现了边疆与中央政权的紧密联系。接着,“关亭道路除”描述了边疆地区为了方便往来,清除道路障碍,展现了边疆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荒城初部落,名镇古巫闾”两句,通过对比荒凉的边城与历史悠久的名镇巫闾山,突出了边疆地区的变迁与历史积淀。荒城与部落象征着边疆的原始与未开化,而名镇巫闾则代表了边疆与中原文化的交融与传承。
“习俗便乘马,生男薄负锄”揭示了边疆地区的生活方式与社会观念。边疆人民习惯于骑马出行,反映了他们对速度与自由的追求;同时,对生男孩的轻视(“薄负锄”意指不看重农耕),可能反映了边疆地区以游牧或狩猎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
最后,“传闻断腕地,岁岁作楼居”描绘了一处传说中的断腕之地,每年都会有人在此建楼居住。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也暗示了边疆地区独特的文化信仰与生活习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疆地区自然环境、社会生活、文化信仰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边疆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同时也反映了宋代边疆治理与文化交流的复杂面貌。
陟彼高冈,松柏楚楚。于日于朝,以风以雨。
日月之行,荡乎其中。山川喷薄,不出其所。
根盘太古,苍鬣虬枝。洗髓泬漻,濯魄玄夷。
白云在天,红日在地。精灵出没,与之游戏。
二仪一象,四气唯春。松耶柏耶,后众卉存。
美人洵无度,山川险且深。
轻辌前导翔,辎乘从湛湛。
结宇树申椒,菌桂蔼成林。
罗帱挂曲琼,宝瑟流哀音。
道阻莫从之,因风托微吟。
白璧欲投诚,青蝇惊我心。
愧无黄鹄翰,空悲商与参。
袖中金错力,迟回岁将阴。
因思湘妃叹,重华不可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