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人尽说庾关险,此日闲登绝顶来。
远近紫梧巢鹤睡,清虚楼阁倚云开。
摩空日映双旌过,鸣涧风生万壑哀。
极目千山一澄霁,许身今已在瑶台。
逢人尽说庾关险,此日闲登绝顶来。
远近紫梧巢鹤睡,清虚楼阁倚云开。
摩空日映双旌过,鸣涧风生万壑哀。
极目千山一澄霁,许身今已在瑶台。
这首明代陈天资所作的《雪晴过庾岭》诗,描绘了诗人雪后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象与内心感受。
首联“逢人尽说庾关险,此日闲登绝顶来”,开篇即以“庾关”之险峻引出今日之闲游,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与追求。接着,“远近紫梧巢鹤睡,清虚楼阁倚云开”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远处近旁的紫梧桐树上,鹤儿安眠的情景,以及清幽的楼阁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的景象,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摩空日映双旌过,鸣涧风生万壑哀”描绘了阳光照耀下,仿佛有两面旗帜在空中飘扬,同时,山涧中风吹过,似乎万物都在哀鸣,这种对比手法,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壮阔与生机,也暗含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感慨。
尾联“极目千山一澄霁,许身今已在瑶台”则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放眼望去,千山一片宁静祥和的景象,心中不禁感叹自己仿佛已置身于仙境之中,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心旷神怡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鲍侯年少老文学,艺苑优游富耕穫。
胸中涵养自成趣,妙处正恐儿辈觉。
我惭门巷非尺五,字欲问奇谁与榷。
开樽竹院望同醉,遮眼脑脂何太虐。
团圞十客踏雨来,相从不负东风约。
投壶雅歌了无恨,祇恨车公一前却。
海棠春深照眼明,风物融融悟非昨。
从教雨洗烟脂淡,小摘何妨供把握。
夜阑烧烛照春睡,靓妆如在结绮阁。
墙头西望烂蜀锦,嫣然一笑无声乐。
飞红点地绣作茵,正须席地天为幕。
要知富贵出天姿,艳杏夭桃何足录。
主人小筑真好事,肯学区区专一壑。
洞门不锁要客来,笑君大似羊公鹤。
雨馀珠泪色惨悽,一顾正嫌无伯乐。
忽惊新诗来叩门,妙语天然不烦琢。
坐中传观字欲漫,我竖降幡甘面缚。
清明已过雨不休,云雾犹屯四山脚。
揩摩病目不应迟,及此红英半零落。
枝头尚有未开花,纵已离披亦何恶。
知君既负西岑游,可使一春终落寞。
会须来此共赋之,正要重闻诵新作。
《鲍清卿病目不赴竹院之集诗寄坐客次韵》【宋·楼钥】鲍侯年少老文学,艺苑优游富耕穫。胸中涵养自成趣,妙处正恐儿辈觉。我惭门巷非尺五,字欲问奇谁与榷。开樽竹院望同醉,遮眼脑脂何太虐。团圞十客踏雨来,相从不负东风约。投壶雅歌了无恨,祇恨车公一前却。海棠春深照眼明,风物融融悟非昨。从教雨洗烟脂淡,小摘何妨供把握。夜阑烧烛照春睡,靓妆如在结绮阁。墙头西望烂蜀锦,嫣然一笑无声乐。飞红点地绣作茵,正须席地天为幕。要知富贵出天姿,艳杏夭桃何足录。主人小筑真好事,肯学区区专一壑。洞门不锁要客来,笑君大似羊公鹤。雨馀珠泪色惨悽,一顾正嫌无伯乐。忽惊新诗来叩门,妙语天然不烦琢。坐中传观字欲漫,我竖降幡甘面缚。清明已过雨不休,云雾犹屯四山脚。揩摩病目不应迟,及此红英半零落。枝头尚有未开花,纵已离披亦何恶。知君既负西岑游,可使一春终落寞。会须来此共赋之,正要重闻诵新作。
https://shici.929r.com/shici/wkilMn.html
五载杜门居海角,无复翻阶赋红药。
自怜荒径菊犹存,夕餐空待秋英落。
眼明喜见绿丛丛,始也抽苗今满握。
扶筇著意养孤芳,荆棘旁连细开斫。
天香入骨徐吐芬,中有秋风非外铄。
传闻南堂有佳种,愿过屠门思大嚼。
颇亦有意欲见之,此意未容儿辈觉。
乃知便许移芳根,不止园官供小摘。
要令寿客来骈肩,何用潭水求延年。
有时采之东篱边,不觉南山在眼前。
渊明千载幸同调,老我此际方悠然。
西风吹花日夜急,散金坐看开田田。
两诗先到衡门下,思向平台寻戏马。
从君九日去行乐,莫为登高泪盈把。
《秋雨兀坐王原庆携孙吉父菊花倡和见过有分遗之意次韵》【宋·楼钥】五载杜门居海角,无复翻阶赋红药。自怜荒径菊犹存,夕餐空待秋英落。眼明喜见绿丛丛,始也抽苗今满握。扶筇著意养孤芳,荆棘旁连细开斫。天香入骨徐吐芬,中有秋风非外铄。传闻南堂有佳种,愿过屠门思大嚼。颇亦有意欲见之,此意未容儿辈觉。乃知便许移芳根,不止园官供小摘。要令寿客来骈肩,何用潭水求延年。有时采之东篱边,不觉南山在眼前。渊明千载幸同调,老我此际方悠然。西风吹花日夜急,散金坐看开田田。两诗先到衡门下,思向平台寻戏马。从君九日去行乐,莫为登高泪盈把。
https://shici.929r.com/shici/UI7mc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