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筋弱骨畏歊蒸,颇欲清言濯肺膺。
风乱飞萤光细碎,露团幽筱醉懵腾。
只应爱月痴犹在,更觉憎蚊忿未惩。
竹屋纸窗风雨夜,几时书册近青灯。
疲筋弱骨畏歊蒸,颇欲清言濯肺膺。
风乱飞萤光细碎,露团幽筱醉懵腾。
只应爱月痴犹在,更觉憎蚊忿未惩。
竹屋纸窗风雨夜,几时书册近青灯。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颇为寂寞的夜晚景象和内心感受。开篇“疲筋弱骨畏歊蒸,颇欲清言濯肺膺”表达了诗人体力不支、思想上有所积郁但又难以启齿的心境。这一部分反映出诗人的身体和精神都处于一种极度疲惫的状态。
接着“风乱飞萤光细碎,露团幽筱醉懵腾”则描绘了一种夜晚的自然景象。微弱的萤火虫在风中闪烁,露珠凝结在草木间,让人感觉到一种清凉而又有些许迷离的情境。
“只应爱月痴犹在,更觉憎蚊忿未惩”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依恋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了对那些烦扰其心灵的小事(如蚊虫)的不满和愤懑。这里的“爱月痴犹在”显示出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执着,而“更觉憎蚊忿未惩”则透露出一种对现实世界中的烦恼无法释怀的情绪。
最后,“竹屋纸窗风雨夜,几时书册近青灯”则是诗人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身处简陋的竹屋中,对书籍的渴望和对知识的追求。这里的“竹屋纸窗”营造出一种清贫而又宁静的生活场景,而“几时书册近青灯”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和智慧的向往,以及在风雨之夜中借助书籍和蜡烛光芒来安慰自己内心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既有生理疲惫、精神压抑,又不失对知识与美好事物追求的心灵状态。诗人在风雨之夜中,以一种淡泊和超脱的情怀来表达自己对于内心世界的关照和自我安慰。
三月晦日春欲还,深林百鸟鸣间关。
绿云迷合紫溪岭,白雨遥挂乌石山。
山高雨落不到地,万壑千岩洒飞翠。
远人送春千里归,风送蓝舆野花坠。
间关咫尺上青霄,海上三山路不遥。
地僻题诗公事少,芙蓉帐里紫云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