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道修篁接断山。小桥流水走平田。
云间无处寻黄鹤,雪里何人闻杜鹊。
夸富贵,慕神仙。到头还是梦悠然。
僧窗半日闲中味,只有诗人得秘传。
夹道修篁接断山。小桥流水走平田。
云间无处寻黄鹤,雪里何人闻杜鹊。
夸富贵,慕神仙。到头还是梦悠然。
僧窗半日闲中味,只有诗人得秘传。
这首元代李齐贤的《鹧鸪天·鹤林寺》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句“夹道修篁接断山”展现了竹林沿着山路延伸,连接着起伏的山峦,环境清幽。接着,“小桥流水走平田”进一步描绘了小桥横跨流水,田园景色宁静而开阔。
“云间无处寻黄鹤,雪里何人闻杜鹊”两句运用了典故,黄鹤和杜鹊都是传说中的仙禽,诗人借此表达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但在人间却难以觅得。最后四句,“夸富贵,慕神仙”,流露出对世俗荣华和神仙生活的羡慕,然而诗人明白这一切终归虚幻,“到头还是梦悠然”。他感叹人生如梦,唯有在僧窗半日的闲适中,才能品味出这超脱的“闲中味”,这是诗人独特的人生感悟,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揭示。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景寓情,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神话元素,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追求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思。
方凭指下弦,写出心中言。
寸草贱子命,高山主人恩。
游边风沙意,梦楚波涛魂。
一日引别袂,九回沾泪痕。
自悲何以然,在礼阙晨昏。
名利时转甚,是非宵亦喧。
浮情少定主,百虑随世翻。
举此胸臆恨,幸从贤哲论。
明明三飞鸾,照物如朝暾。
昔岁辞亲泪,今为恋主泣。
去住情难并,别离景易戢。
夭矫大空鳞,曾为小泉蛰。
幽意独沉时,震雷忽相及。
神行既不宰,直致非所执。
至运本遗功,轻生各自立。
大君思此化,良佐自然集。
宝镜无私光,时文有新习。
慈亲诫志就,贱子归情急。
擢第谢灵台,牵衣出皇邑。
行襟海日曙,逸抱江风入。
蒹葭得波浪,芙蓉红岸湿。
云寺势动摇,山钟韵嘘吸。
旧游期再践,悬水得重挹。
松萝虽可居,青紫终当拾。
巴山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
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
经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
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沾衣。
见尽数万里,不闻三声猿。
但飞萧萧雨,中有亭亭魂。
千载楚襄恨,遗文宋玉言。
至今青冥里,云结深闺门。
一意两片云,暂合还却分。
南云乘庆归,北云与谁群。
寄声千里风,相唤闻不闻。
洛河向西道,石波横磷磷。
清风送君子,车远无还尘。
春别亦萧索,况兹冰霜晨。
零落景易入,郁抑抱难申。
百宵华灯宴,一旦星散人。
岁去弦吐箭,忧来蚕抽纶。
绵绵无穷事,各各驰绕身。
徘徊黄缥缈,倏忽春霜宾。
相为物表物,永谢区中姻。
日嗟来教士,仰望无由亲。
东都清风减,君子西归朝。
独抱岁晏恨,泗吟不成谣。
贵游意多味,贱别情易消。
回雁忆前叫,浪凫念后漂。
悠悠孤飞景,耸耸衔霜条。
昧趣多滞涩,懒朋寡新僚。
病深理方悟,悔至心自烧。
寂静道何在,忧勤学空饶。
乃知减闻见,始遂情逍遥。
文字徒营织,声华谅疑骄。
顾惭耕稼士,朴略气韵调。
善士有余食,佳畦冬生苗。
养人在养身,此旨清如韶。
愿贡高古言,敢望锡类招。
《寿安西渡奉别郑相公》【唐·孟郊】洛河向西道,石波横磷磷。清风送君子,车远无还尘。春别亦萧索,况兹冰霜晨。零落景易入,郁抑抱难申。百宵华灯宴,一旦星散人。岁去弦吐箭,忧来蚕抽纶。绵绵无穷事,各各驰绕身。徘徊黄缥缈,倏忽春霜宾。相为物表物,永谢区中姻。日嗟来教士,仰望无由亲。东都清风减,君子西归朝。独抱岁晏恨,泗吟不成谣。贵游意多味,贱别情易消。回雁忆前叫,浪凫念后漂。悠悠孤飞景,耸耸衔霜条。昧趣多滞涩,懒朋寡新僚。病深理方悟,悔至心自烧。寂静道何在,忧勤学空饶。乃知减闻见,始遂情逍遥。文字徒营织,声华谅疑骄。顾惭耕稼士,朴略气韵调。善士有余食,佳畦冬生苗。养人在养身,此旨清如韶。愿贡高古言,敢望锡类招。
https://shici.929r.com/shici/gIEeTsqiA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