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徇声荣,达人志江海。
咄咄张子房,身名大自在。
信美齐与梁,几人饱胾醢。
留邑兹岩疆,亮无怀璧罪。
国仇亦已偿,不退当何待。
郁郁紫柏山,英风渺千载。
遗踪今则无,仙者岂予绐。
朅来瞻庙庭,万山雪皠皠。
赤日岩中生,照耀金银彩。
亦欲从之游,惜哉吾懒怠。
小智徇声荣,达人志江海。
咄咄张子房,身名大自在。
信美齐与梁,几人饱胾醢。
留邑兹岩疆,亮无怀璧罪。
国仇亦已偿,不退当何待。
郁郁紫柏山,英风渺千载。
遗踪今则无,仙者岂予绐。
朅来瞻庙庭,万山雪皠皠。
赤日岩中生,照耀金银彩。
亦欲从之游,惜哉吾懒怠。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曾国藩所作的《留侯庙》,主要表达了对汉代名臣张良的敬仰和感慨。首句“小智徇声荣,达人志江海”赞扬了张良超脱世俗的小聪明和志向远大的胸怀。接着以“咄咄张子房,身名大自在”进一步强调他的智慧和淡泊名利的态度。诗人提到齐梁两国的奢华,对比张良的清廉,“信美齐与梁,几人饱胾醢”,暗示了世态炎凉。
“留邑兹岩疆,亮无怀璧罪”赞扬张良在刘邦建立汉朝后选择隐居,避免了因财富而招致的祸患。诗人认为张良已经报答了国家之仇,他的不退隐是对高尚品德的坚守。“国仇亦已偿,不退当何待”表达了对张良功成身退的敬佩。
接下来,诗人将张良比作紫柏山的英灵,虽已逝去,但精神永存,“郁郁紫柏山,英风渺千载”。他感叹今日已无法追寻张良的足迹,但坚信其仙道般的品质非虚妄。“朅来瞻庙庭,万山雪皠皠”描绘了拜谒庙宇时的景象,雪山映衬下的庙宇显得庄重而神圣。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能追随张良的精神,但又感叹自己懒怠,未能如愿。“亦欲从之游,惜哉吾懒怠”流露出对高尚人格的向往和自我反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张良的事迹和精神风貌,展现了曾国藩对于忠诚、智慧和隐逸生活的深深敬仰。
炎熇气如焚,块坐惟兀兀。
刘侯惠甘瓜,胸次泻溟渤。
丰肤素浪浮,翠理霜刀刜。
因思少年时,窥园步清樾。
百金酬地主,熟蒂香可揭。
鄙怀须一快,聊效野人龁。
种瓜虽贱工,爱护渠敢忽。
薅芸治其烦,灌溉滋其竭。
自然子母繁,翠蔓相连结。
种瓜诚有道,养民岂无术。
噫余夙昔知,此意未及物。
稚刘于我最多情,此日诗筒不绝声。
孤雁相依真得地,早梅一粲又倾城。
向来兰好知谁许,病后霜林懒独行。
小几清香慰临别,极知了了万缘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