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元生两仪,四象运璇玑。
民生有俦匹,阴阳圣所师。
嗟尔幽閒女,于归今及期。
琴用先人桐,张以所缲丝。
一弹再三鼓,凤凰鸣参差。
明月喜几望,受日逾光辉。
服德为黄裳,乐我惟缟衣。
灵仇天所眷,敬尔百威仪。
混元生两仪,四象运璇玑。
民生有俦匹,阴阳圣所师。
嗟尔幽閒女,于归今及期。
琴用先人桐,张以所缲丝。
一弹再三鼓,凤凰鸣参差。
明月喜几望,受日逾光辉。
服德为黄裳,乐我惟缟衣。
灵仇天所眷,敬尔百威仪。
这首诗《有鸟篇送妹(其二)》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创作。诗中描绘了一位女子出嫁的情景,充满了对新婚生活的美好祝愿与期待。
首句“混元生两仪,四象运璇玑”借用宇宙生成的哲学概念,隐喻人生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暗示了女子即将步入婚姻生活的新阶段,如同宇宙万物的循环不息。
“民生有俦匹,阴阳圣所师”表达了男女之间的相互依存与和谐共处,如同自然界中的阴阳相合,共同构成了生命的意义。
接着,“嗟尔幽閒女,于归今及期”点明了女子即将出嫁的事实,同时流露出对她的祝福与期待。
“琴用先人桐,张以所缲丝”描述了女子出嫁时的场景,使用祖先留下的桐木制作的琴,以及自己亲手纺制的丝线,既体现了家族的传统与手工艺的传承,也寓意着女子将带着家庭的智慧与勤劳步入新的生活。
“一弹再三鼓,凤凰鸣参差”通过音乐与自然界的象征——凤凰的鸣叫,营造出喜庆祥和的氛围,预示着新婚夫妇未来的生活充满幸福与和谐。
“明月喜几望,受日逾光辉”运用月亮与太阳的意象,表达了对新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希望他们的生活如同明月般明亮,如同太阳般充满活力与光芒。
“服德为黄裳,乐我惟缟衣”则通过服饰的描述,展现了女子在新婚生活中的角色转变与内心喜悦,黄色象征着美德与尊贵,白色则代表纯洁与安宁。
最后,“灵仇天所眷,敬尔百威仪”表达了对女子的尊敬与祝福,希望她能够得到上天的眷顾,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能保持优雅与尊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女子出嫁这一特定场景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婚礼的仪式感与文化内涵,更蕴含了对新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与期待,体现了诗人对人性、家庭与社会关系的深刻理解与赞美。
帘卷东风,逗轻寒、又酿丝丝愁雨。
芳辰暗数,误了探芳情绪。
啼莺睡醒,任消瘦、杏娇桃妩。
无奈是、庭院深深,一片湿云浓聚。阑干那回凭处。
笑无端、又惹情丝千缕。幺弦断矣,懒检绿窗琴谱。
红绡翠减,怎禁得者番春妒。
空自盼、双燕归来,替侬寄语。
春风春社艳阳天,雪尽尘清遍路阡。
曾记当时泊舟处,今成沃土及膏田。
十年之前汎黄水,民生困苦少人烟。
历历实情亲目睹,老转少徙益难抚。
挟男抱女至马前,皆云此河不可堵。
桑乾马邑虽发源,山中诸流数难数。
吾想畿内不能防,何况远虑治淮黄。
数巡高下南北岸,方知浑流为民伤。
春末无水沙自涨,雨多散漫遍汪洋。
若非动众劳人力,黎庶无田渐乏食。
庙谟不惜费帑金,救民每岁受饥溺。
开河端在辨高低,堤岸远近有准则。
未终二年永定成,泥沙黄溜直南倾。
万姓方苏愁心解,从此乡村祝太平。
昔日宵旰尝萦虑,将来善后勿纷更。
《阅河长歌》【清·玄烨】春风春社艳阳天,雪尽尘清遍路阡。曾记当时泊舟处,今成沃土及膏田。十年之前汎黄水,民生困苦少人烟。历历实情亲目睹,老转少徙益难抚。挟男抱女至马前,皆云此河不可堵。桑乾马邑虽发源,山中诸流数难数。吾想畿内不能防,何况远虑治淮黄。数巡高下南北岸,方知浑流为民伤。春末无水沙自涨,雨多散漫遍汪洋。若非动众劳人力,黎庶无田渐乏食。庙谟不惜费帑金,救民每岁受饥溺。开河端在辨高低,堤岸远近有准则。未终二年永定成,泥沙黄溜直南倾。万姓方苏愁心解,从此乡村祝太平。昔日宵旰尝萦虑,将来善后勿纷更。
https://shici.929r.com/shici/cct83sxYX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