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造化笔,奇槩每相关。
群峰献万状,一壑分两山。
恍疑景外景,迥出寰中寰。
胡麻堆紫绿,瀑布下潺湲。
远碧茸天际,晴云眠树间。
卓哉青城樵,冲襟写幽閒。
手招铁笛仙,一去何时还。
高人造化笔,奇槩每相关。
群峰献万状,一壑分两山。
恍疑景外景,迥出寰中寰。
胡麻堆紫绿,瀑布下潺湲。
远碧茸天际,晴云眠树间。
卓哉青城樵,冲襟写幽閒。
手招铁笛仙,一去何时还。
此诗由明代诗人钱鼒所作,题为《题巨然山寺图》。诗中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寺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山寺的静谧庄严。
首句“高人造化笔”,开篇即以“高人”之眼观世界,暗示了画师技艺的高超,如同自然界的造物主一般,将山川之美尽收笔端。接下来,“奇槩每相关”则点明了画面中奇峰异石、千变万化的景象,每一处都相互关联,构成一幅和谐的整体。
“群峰献万状,一壑分两山”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势的雄伟与复杂,群山起伏,形态各异,而山谷则将山脉分割开来,形成鲜明对比。接着,“恍疑景外景,迥出寰中寰”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观者在面对如此壮丽景色时的震撼与迷离感,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之中。
“胡麻堆紫绿,瀑布下潺湲”描绘了山间植被的丰富与瀑布的动态美,紫色与绿色交织,生机勃勃;瀑布从高处倾泻而下,发出潺潺水声,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随后,“远碧茸天际,晴云眠树间”两句,通过远山与白云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晴空中的云朵悠闲地依偎在树梢之间,增添了几分诗意。
最后,“卓哉青城樵,冲襟写幽閒”两句,赞美了山中隐士的生活态度,他们远离尘嚣,心胸开阔,以自然为伴,享受着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诗人以“手招铁笛仙,一去何时还”结尾,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画中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这种生活状态的不可复制与难以追寻。
整首诗通过对山寺图景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和谐,也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对隐逸文化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