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四月晦,絺绤未能裁。
天气疑无定,春寒恐再来。
袭衣从汗浃,交扇取风回。
野秀深成黑,炉薰冷作媒。
年高情已淡,俗薄意多猜。
李杜今何在,芳樽谁与开。
行行四月晦,絺绤未能裁。
天气疑无定,春寒恐再来。
袭衣从汗浃,交扇取风回。
野秀深成黑,炉薰冷作媒。
年高情已淡,俗薄意多猜。
李杜今何在,芳樽谁与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春日里所感受到的淡淡忧郁之情。开篇“行行四月晦,絺绤未能裁”两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无常和物欲难以满足的感慨。“天气疑无定,春寒恐再来”则是对自然界不稳定气候的观察与担忧。诗人通过“袭衣从汗浃,交扇取风回”两句,展示了在微妙变化的季节中人们寻求舒适的生活细节。
接着,“野秀深成黑,炉薰冷作媒”勾勒出的是一种静谧而又带有几分萧索的情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内心的孤寂与淡漠。随后,“年高情已淡,俗薄意多猜”两句,则是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所引发的深刻感悟。
最后,“李杜今何在,芳樽谁与开”一问,不仅是对历史上伟大诗人的怀念,更蕴含了对自己身处时代、个人境遇和精神寄托的深深思索。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以及对自然界变化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淡漠,同时也反映出一种对往昔岁月、历史英雄的怀旧之情。
万马一隙争匆匆,回头祇是人心同。
百圣妙旨本无语,的的末在诗句工。
我生剩愧晚知学,可把芜词污新作。
玄冬深夜君试听,万窍号风皆木铎。
丹叶萧萧秋肃肃,有人来献渊明菊。
渊明千古自高风,岁岁寒花照空谷。
金钿圆簇玉葳蕤,恍然彭泽归来时。
归来可是知几早,不肯为米归犹迟。
老夫家住深山里,彭泽知它在何许。
本不曾出不须归,冷面相看但欢喜。
况此妙绝难可名,不识何者为渊明。
与客绕花行复坐,一声幽鸟花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