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满江红·其四甲午宜兴赋僧舍墨梅》
《满江红·其四甲午宜兴赋僧舍墨梅》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词  词牌: 满江红

姑射山人,仙去后、唯存标格。

犹赖有、墨池老手,草玄能白。

留得岁寒风骨在,岂烦造化栽培力。

有世间、肉眼莫教看,非渠识。元不夜,枝何月。

元未腊,花何雪。最孤高不受,多情轻折。

只有暗香天靳予,黄金作指难为术。

更若将、解语付真真,空成色。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曾伯的作品,名为《满江红·其四》。诗中的意境和用词都极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同时也融入了作者对自然美景和禅理的独特感悟。

"姑射山人,仙去后、唯存标格。"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隐居于姑射山中的人物,在他离世之后,只留下了些许可供识别的痕迹。这不仅是对逝者的一种缅怀,也映照出诗人对于过往和现实之间关系的思考。

"犹赖有、墨池老手,草玄能白。"

这里的“墨池老手”指的是僧舍中年迈的画师,依旧在绘制着梅花。这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尊重,也表达了一种对岁月静好、坚守本分生活态度的赞美。

"留得岁寒风骨在,岂烦造化栽培力。"

这两句诗强调了自然界中那种不加修饰即显真实之美。这里的“岁寒风骨”形容的是梅花在严冬依然傲立的坚韧姿态,而“岂烦造化栽培力”则表达了一种顺应自然,不需人为雕琢的哲学。

"有世间、肉眼莫教看,非渠识。"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世俗观念的超越和对禅理的追求。“肉眼”指的是凡人的视角,而“非渠识”则暗示了一种深邃难以言说的智慧。

"元不夜,枝何月。元未腊,花何雪。"

这里诗人通过对时间和季节的反问,表达了对于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界中梅花特有之美的赞叹。

"最孤高不受,多情轻折。"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高洁脱俗的情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世间纷扰和情感羁绊的超然态度。

"只有暗香天靳予,黄金作指难为术。"

这里,“暗香”形容的是梅花清冷而不张扬的芬芳,而“黄金作指难为术”则表达了一种艺术创造上的困境,即便是用黄金来描绘,也无法完全捕捉到梅花那份超凡脱俗的韵味。

"更若将、解语付真真,空成色。"

这两句诗通过“解语付真真”表达了对禅理的追求,而“空成色”则是一种对物质形态之外的精神境界的追求和描绘。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刻体悟,也反映出他对于人生、艺术与禅理等多重层面的思考。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赠吴孝父归黄山

黄山连碧虚,上有轩辕居。

丹台久芜没,何客此结庐。

结庐独长往,早发金庭想。

高揖曹阮辈,炼药恣偃仰。

紫房闭绿苔,清涧袅云来。

丹井昔常洁,瑶宫今始开。

自为黄山客,醉拂黄山石。

兀然发孤啸,千峰敛暮色。

何时启石关,投足遍人寰。

意欲穷九有,归卧云松间。

君去亦多时,君来何太迟。

容成与浮丘,招手白云期。

昔落风尘里,名姓在人耳。

今返烟霞际,悠然与终始。

三十二莲峰,荡漾金芙蓉。

归来当见忆,云鹤许相从。

(0)

除夕

乡关遥隔海天长,孤馆寒灯夜未央。

随俗送穷频酌酒,怀人多病一沾裳。

十年书剑空成梦,半世风尘也自伤。

今日尽禳东浙事,年来斑舞醉壶觞。

(0)

端节三日偕向繁兄弟观竞渡

相携书剑出江干,竞渡双龙海宇寒。

竖赤枭从天上望,夺红人自社中看。

移舟繫柳诗新赋,把酒临江兴倍欢。

自是蛟龙镶爪翼,满江风雨浪漫漫。

(0)

初冬薛碧翰仪孙招游星岩黑洞

招游幽兴足,折屐旧康衢。

有意窥丹鼎,留心上玉虚。

老君何葱郁,黑洞亦崎岖。

更欲登云路,因怀万里驹。

(0)

景福

诸天开福地,惟此石岩岩。

佛坐蒲团静,僧归涧口巉。

振衣千仞壁,走笔万人嵌。

顾彼回头岸,琪花落满衫。

(0)

游华岩庵二首·其二

华岩四面绝尘因,坐破蒲团一上人。

数亩町畦为事业,几村烟火作芳邻。

盘供藻荇青蔬肃,客对荷裳白发新。

听法不知天色改,仆夫鞅掌速归轮。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