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其二》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若人今已无,此竹宁复有。

那将春蚓笔,画作风中柳。

君看断崖上,瘦节蛟蛇走。

何时此霜竿,复入江湖手。

(0)
注释
若人:假设的人或古人。
宁复:岂能再。
春蚓笔:比喻细长而柔弱的笔触,如春天蚯蚓。
风中柳:形容随风飘动的柳树。
断崖:陡峭的山崖。
瘦节:形容竹子枝干修长、坚韧。
蛟蛇走:像蛟龙和蛇一样蜿蜒游走。
霜竿:经过霜雪的竹竿,象征高洁。
复入:再次进入。
江湖手:指在江湖中技艺高超的人。
翻译
如果现在人都没有了,这竹子又怎会留存呢。
怎能再用春天蚯蚓般的笔触,描绘出风中的柳树。
你看那陡峭山崖上的竹子,枝干如蛟龙蛇行般坚韧。
何时能再次见到这样的竹子,被高手拿在手中,在江湖间挥洒自如。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竹子的诗,通过对竹的细致描写,抒发了对逝去时光和人事变迁的感慨。"若人今已无,此竹宁复有" 表达了人去楼空,只有竹子依旧挺立的凄凉之情。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主题。

"那将春蚓笔,画作风中柳" 则是诗人表达自己想要用细腻如春日蚂蚁的笔触,将竹子画成随风摇曳的柳絮。这里借助拟人化的手法,使得竹子似乎具有了生命和情感。

"君看断崖上,瘦节蛟蛇走"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图景:在断续的山崖之上,竹子的细长节段宛如蛟蛇在行走。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精妙捕捉,也隐含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崎岖与曲折。

最后两句"何时此霜竿,复入江湖手" 表达了诗人对于竹子的深情厚谊,以及想要重返自然界,将竹子再次置于大自然之中的愿望。这里的“江湖”不仅指自然环境,也可能象征着诗人的精神归宿。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生动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物是人非以及个人情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送黄将军分镇台城

渥洼之驹走千里,雪花凝寒吹不起。

将军仗剑出洪都,南来手挽天河水。

天河直与东海通,槫桑虬枝挂弯弓。

旌旗倒射海底日,金鸦夜啼华顶峰。

彼州之人迎我侯,此州之人不可留。

顺风吹帆疾如马,绿水荡漾芙蓉秋。

九日黄花一尊酒,手把茱萸当杨柳。

将军自有谷城书,勋业传家垂不朽。

(0)

剪韭亭

剪韭复剪韭,山园春雨肥。

昨日韭叶长,今朝韭叶稀。

但令勿伤根,日夕生华滋。

有客过茅屋,呼儿剪春绿。

一箸盘餐惟所须,何待高门行白玉。

寄言山中人,灌畦当及春。

人间此味良可珍,此味不减秋风莼。

(0)

挽府幕陈友宽妻

棠梨花落春沈沈,美人隔窗鸣素琴。

一弹离鸾之古调,再理别鹤之哀音。

百年夫妇愿谐老,岂信红颜不常保。

昔如南山连理枝,今作秋风断根草。

牵牛织女两相望,一旦化为参与商。

愿郎长开故箧笥,念妾莫换新衣裳。

(0)

题楚江春晓图

巴水雪消流浩浩,三峡猿声啼不了。

舟人挂帆南斗低,斑竹林深鸡唱晓。

大船小船相逐来,小船先待大船开。

黄陵庙前风浪恶,小船还依大船泊。

共祷龙神抛纸钱,珓杯凶恶听巫言。

但祝远人心地好,乌纱巾上有青天。

(0)

题文昌图

星中之君号文昌,开辟造化分玄黄。

脩髯玉立颀而长,黼黻云汉昭天章。

驾风鞭霆游八荒,下视九点烟苍苍。

我欲从之翱且翔,翩然骑云朝紫皇。

勾陈玄武森在傍,呈琅玕兮沐恩光。

是用作歌孝友张,福我寿我期无疆。

(0)

题罗浮仙人便面图

我有齐纨之扇面,大如青天之玉盘。

中画罗浮古仙子,风裳月佩如飞鸾。

十月江南花信早,孔雀屏前春浩浩。

愿持此扇朝暮看,一轮宝月长团团。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