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女佩明珠,顺风翔蓬阙。
朝霞一膏沐,娭光流如月。
园桃何夭夭,秋霜徒磬折。
嗟尔荜门子,献玉悲三刖。
崇兰忌当门,甘泉必先竭。
布衣可终老,濮阳有芳节。
请诵伐檀篇,十亩聊怡悦。
二女佩明珠,顺风翔蓬阙。
朝霞一膏沐,娭光流如月。
园桃何夭夭,秋霜徒磬折。
嗟尔荜门子,献玉悲三刖。
崇兰忌当门,甘泉必先竭。
布衣可终老,濮阳有芳节。
请诵伐檀篇,十亩聊怡悦。
这首诗《答王生》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展现了其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与感慨。
首句“二女佩明珠,顺风翔蓬阙”,描绘了两位女子佩戴着明珠,在和煦的春风中翩翩起舞,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女性的美丽与活力。接着,“朝霞一膏沐,娭光流如月”进一步渲染了女子的光彩照人,如同朝霞般耀眼,又似明月般柔和,将女性的美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园桃何夭夭,秋霜徒磬折”则通过桃树在秋天遭受霜冻而枯萎的形象,暗喻了美好事物的脆弱与易逝,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无奈与感慨。
“嗟尔荜门子,献玉悲三刖”一句,借用了古代典故,表达了对底层百姓生活艰辛的同情与哀叹。荜门子指的是贫穷人家,献玉悲三刖则是指古代因进献美玉而被砍去三足的典故,这里用来比喻那些为了追求上层社会的认可而付出巨大代价的人们。
“崇兰忌当门,甘泉必先竭”则以兰花不宜置于门口、甘泉必定会先干涸的自然现象为喻,暗示了社会中的某些规则或现象,看似美好却难以持久,甚至可能带来破坏。
最后,“布衣可终老,濮阳有芳节”表达了对简单朴素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同时提到濮阳(古代地名)的芳节,进一步强调了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请诵伐檀篇,十亩聊怡悦”则引用了《诗经》中的《伐檀》篇,鼓励人们在劳作之余寻找心灵的慰藉,享受生活的乐趣。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刻的寓意,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与人文关怀。
神人夜斧开清玉,一片西飞界溪曲。
中有桃源小洞天,云锦生香护华屋。
主人意度真神仙,日日醉倒春风前。
手挥白羽扇,口诵青苔篇。
袖拂剑山云,足蹑蓝田烟。
飘飘直向最佳处,漱润含芳掔琪树。
世间回首软尘红,不须更向蓬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