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己酉除夕》
《己酉除夕》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八十衰翁仍送岁,垆薰灯影共婆娑。

青云志业消都尽,白发光阴得最多。

天地劳生空蠹简,江湖得意有渔蓑。

孙曾绕膝情堪恋,后饮屠苏且笑歌。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八旬老者在除夕之夜的感慨与心境。诗中充满了对岁月流逝的深沉思考,以及对家庭亲情的深切眷恋。

首句“八十衰翁仍送岁”,开篇即点出诗人年事已高,却依然迎接新年的到来,展现出一种坚韧的生命力和对生活的热爱。接着,“垆薰灯影共婆娑”一句,以炉火的温暖和灯光的摇曳,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寂寥的氛围,仿佛是在静谧的夜晚与自己相伴,共同度过这特殊的时刻。

“青云志业消都尽,白发光阴得最多。”这两句是全诗的核心,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与反思。他曾经有过青云之志,但如今这些理想与抱负都已经消逝,留下的只有满头白发和岁月的痕迹。这种对比强烈地突出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有限。

“天地劳生空蠹简,江湖得意有渔蓑。”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生意义的探讨。在忙碌的尘世中,诗人或许感到自己的努力和追求并未带来真正的满足,反倒是那些远离尘嚣、接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如渔夫般悠闲自在,更能让他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最后,“孙曾绕膝情堪恋,后饮屠苏且笑歌。”诗人转而表达对家庭亲情的珍视。尽管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但能有子孙环绕膝下,共享天伦之乐,已是莫大的幸福。在辞旧迎新的时刻,诗人选择以欢笑和歌声结束这一年,展现了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理想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家庭亲情的深情厚意。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冬青

离宫见尔近天墀,雨露常私养种时。

寂寞一株岚雾里,无人识是万年枝。

(0)

右军墨池

张芝学书池水黑,章草如芝古无敌。

右军睥睨难抗行,恨不临池作书癖。

云何汝水之上崔嵬峰,到今方池有遗墨。

此事不特古老传,往往故事书简册。

南丰先生欣得之,手挥巨笔飞霹雳。

云是逸少徜徉山水间,笔墨淋漓此其迹。

呜呼胜事妙入神,千年尺水清粼粼。

有时水面浮墨过,纷纷郁郁非烟云。

我书敧倾不成字,秋雁斜行落窗纸。

印泥沙法安可传,独抚馀踪玩清泚。

但当一日书一箱,笔踪或在子钦行。

他年若榜凌云殿,定不悬橙白头如仲将。

(0)

偈五十三首·其二十八

终日相逢无半面,刚然千里有知音。

不须格外论奇特,只此全机耀古今。

倾盖如旧,白头如新。两镜相照,不隔纤尘。

遍界未尝示相,毫端普现色身。

止犹谷神,动若行云。相见又无事,不来还忆君。

(0)

木落望始远,阴沈其奈何。

遥山云四闭,飞雪两相和。

天惨景愈短,楼高寒更多。

凝然空引睇,鸿鹄不知过。

(0)

送人之官岭南

过岭几千里,孤城近海涯。

地温饶瘴毒,民恶半蛮家。

并日初开市,非春亦有花。

知君望星斗,西北认京华。

(0)

鼎湖峰

不见青莲花落时,鼎湖惟有白云归。

一峰孤立如天柱,若较灵岩具体微。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黄公绍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