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初动便图南,声断衡阳秋水涵。
亦知瘴热非长乐,浅浦荒原尚一堪。
朔风初动便图南,声断衡阳秋水涵。
亦知瘴热非长乐,浅浦荒原尚一堪。
这首诗描绘了雁群在秋日南迁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季节变换之感与自然界的生动画面。
首句“朔风初动便图南”,以“朔风”开篇,点明了北风初起,预示着寒冷的冬季即将来临,雁群此时便开始向温暖的南方迁徙。“图南”二字,既形象地描绘了雁群的飞行方向,也暗含了古人对雁群智慧的赞美,它们能够准确感知季节变化并作出相应的行动。
次句“声断衡阳秋水涵”,通过雁群飞行时的声音与衡阳的秋水相联系,营造出一幅雁阵掠过水面,声音逐渐消失的画面。这里的“衡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雁栖之地,诗人借此强化了雁群南迁的意象,同时也暗示了雁群迁徙路途的遥远和艰辛。
后两句“亦知瘴热非长乐,浅浦荒原尚一堪”,进一步揭示了雁群迁徙的目的和所面临的挑战。尽管南方的气候可能炎热且不适宜长期停留,但雁群依然选择前往,展现了它们对生存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同时,“浅浦荒原”描绘了南方地区可能遇到的恶劣环境,与雁群的坚韧精神形成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雁群南迁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生物的智慧,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思考和对生命韧性的赞美。
词人各在一涯居,声味虽同迹自疏。
佳句传因多好事,尺题稀为不便书。
已通戎略逢黄石,仍占星文耀碧虚。
闻说朝天在来岁,霸陵春色待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