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尘异但子归省二首·其一》
《送尘异但子归省二首·其一》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与汝同撑大法船,莫随风力把头先。

洪波险阔篙心稳,万丈厓门蓦箭穿。

(0)
鉴赏

这首诗以“送尘异但子归省二首(其一)”为题,由明代诗人释函是所作。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归家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首句“与汝同撑大法船”,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友情比作共同航行的大法船,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在这样的旅程中,他们并肩同行,共同面对生活的风浪。

次句“莫随风力把头先”,则告诫友人在归途中的重要性,强调不应被外界的力量所左右,而应保持自我,不轻易改变方向。这不仅是对友人的劝勉,也是诗人对自己人生道路的坚持。

后两句“洪波险阔篙心稳,万丈厓门蓦箭穿”,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一句描述了归途中的艰难险阻,象征着人生的坎坷与挑战;后一句则以“万丈厓门蓦箭穿”这一壮丽景象,寓意在克服困难后,终将到达理想的彼岸。这里不仅体现了对友人归途安全的关切,也蕴含了对人生旅途上不断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赞颂。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人生的挑战以及对未来的希望,既富有情感的温度,又富含哲理的深度,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桐江舟中

滩到桐庐尽,江流自此平。

远烟团小屋,斜照起秋声。

浪细千鳞见,风和一棹轻。

计程余两驿,遥盼虎林城。

(0)

哭景棠墓

徂谢归丘陇,荒寒接道周。

故人犹在此,春草不胜愁。

半世无间日,中年已白头。

九重泉路邈,万事竟悠悠。

(0)

题东村茅舍

虽设柴门昼亦关,衡茅低架两三间。

平分窗外千竿行,高卧林南一枕山。

酿酒每逢秋色暮,钞书常爱纸痕斑。

蓬蒿原是吾家物,仲蔚年来久不删。

(0)

仙霞岭·其四

我行玉露秋,酷热盛中夏。

一瓢疗渴羌,玉花噀泉罅。

有时陡绝顶,何异云车驾。

一笑奉使来,真是从天下。

(0)

出南郭寻毕文简墓不得

西风禾黍响飒飒,峞嶪荒城云峰杂。

野径苍茫阒无人,蝉声蛩语互相答。

九原可作其谁归,我公大度殊巍巍。

力赞莱公排钦若,契丹解得澶渊围。

苦恨小邑无文献,借才聊为读书劝。

盛德曾无抔土留,神鸦社鼓传哀怨。

闻道画像亦被焚,香烟矗起团成云。

一样子孙不识字,魏公村里趋耕耘。

山河不殊风景别,茫茫古今电光掣。

斜阳荒阪姑少留,九龙港口水呜咽。

(0)

到昭州

暝色散村渡,炊声间舵楼。

片云山背雨,黄叶驿门秋。

旅宿栖无定,危程问亦愁。

篙师耐辛苦,明日到昭州。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