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海阔任婆娑,极目冈陵髻似螺。
草地桑苗迟作赋,鸿濛笔墨渐开科。
狰狞番女披衣少,劳苦车牛涉水多。
五十年前兵甲事,犹馀父老为谈么。
天空海阔任婆娑,极目冈陵髻似螺。
草地桑苗迟作赋,鸿濛笔墨渐开科。
狰狞番女披衣少,劳苦车牛涉水多。
五十年前兵甲事,犹馀父老为谈么。
这首诗描绘了台湾的广阔景象与人文风情。首句“天空海阔任婆娑”,以广阔的天空和大海象征台湾的辽阔与自由,表达出诗人对这片土地的赞美之情。“极目冈陵髻似螺”则以奇特的比喻,将远处的山峦比作女子的发髻,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台湾的自然美景。
接着,“草地桑苗迟作赋,鸿濛笔墨渐开科”,这两句通过对比草地上的桑苗与鸿蒙初开时的笔墨,暗示了台湾社会的发展与变迁,从原始状态逐渐步入文明社会的过程。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台湾未来发展的期待与祝福。
“狰狞番女披衣少,劳苦车牛涉水多”两句,描绘了台湾原住民的生活状态以及当地人民的辛勤劳动。原住民服饰简单,生活条件艰苦,但勤劳的人民不畏艰难,用双手创造生活。这里既有对原住民生活的同情,也有对台湾人民坚韧精神的赞扬。
最后,“五十年前兵甲事,犹馀父老为谈么”两句,回顾了台湾历史上的战争往事,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与感慨。尽管战争已过去多年,但那些经历仍被年长者们铭记于心,成为他们讲述的故事的一部分。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台湾的自然风光与人文特色,还蕴含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展望,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与丰富的想象力。
昔固闻陆海,今复有潘江。
文章吞时英,光芒瞻星降。
如游太室阳,仰见玉女窗。
高才生大国,试政来远邦。
道傍一相顾,冰壶临瓦缸。
逸骥美丰肉,老䍽惭瘦腔。
藻咏答下俚,玉铃锵宝幢。
寻言不悟言,自笑趁块尨。
终知将门豪,射雕常贯双。
老子今年,年登七十,阿婆年亦相当。
几年辛苦,今日小风光。
遇好景,何妨笑饮,依前是、未放心肠。
人都道,明明了了,强似个儿郎。幸偿。
婚嫁了,双雏蓝袖,拜舞称觞。
女随夫上任,孙渐成行。
惭愧十分圆满,无以报、办取炉香。
频频祝,百年相守,老子更清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