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阁丹青起,中天紫翠分。
窗当太白雪,门俯九疑云。
伐木山人去,吹箫帝子闻。
尘中归未得,春思转纷纷。
高阁丹青起,中天紫翠分。
窗当太白雪,门俯九疑云。
伐木山人去,吹箫帝子闻。
尘中归未得,春思转纷纷。
此诗描绘了一幅高阁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壮丽景象。首句“高阁丹青起,中天紫翠分”以“丹青”形容阁楼色彩斑斓,与蓝天白云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阁楼的雄伟壮观。接着,“窗当太白雪,门俯九疑云”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窗外的雪景和门前的云雾描绘得生动形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也暗示了楼阁的高耸入云。
“伐木山人去,吹箫帝子闻”则通过“山人”与“帝子”的故事,增添了诗的神秘色彩,同时也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最后,“尘中归未得,春思转纷纷”两句,诗人借春日思绪纷飞,表达了自己虽身处尘世却心系自然、渴望归隐的情感,流露出淡淡的忧郁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楼阁与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晓峰高、飞泉如瀑,潜虬鞭驾轩翥。
为他一片韩山石,直到红云天尺五。
想应道、公皆安在来何暮。
金川小渚。
那韶石参天,郡网宜录,为我分南顾。
锦衣画,满袖尚疑香雾。
催人富贵如许。
岭云见说今如砥,凤挟九成迎舞。
烦道甫。
问金镜铁胎,还记开元否。
封词寄与。
但日送河桥,吟消醉拍,载酒满江浒。
几载沧江梦,此夕复经过。
双台双峙如画,空翠滴晴波。
不是先生高节,激起清风千古,汉鼎复如何。
矫首望天际,烟树翠婆娑。
危楼下,数不尽,去帆多。
人人惊肉生髀,却日欲挥戈。
谁识矶边泉石,别有壶中天地,烟雨一青蓑。
自笑亦华发,三叹吊岩阿。
水阁层台,短亭深院,依稀万木笼阴。
飞暑无涯,行云有势,晚来细雨回晴。
庭槐转影,纱厨两两蝉鸣。
幽梦断枕,金猊旋热,兰炷微薰。
堪命俊才俦侣,对华筵坐列,朱履红裙。
檀板轻敲,金樽满泛,纵交畏日西沉。
金丝玉管,间歌喉、时奏清音。
唐虞景,尽陶陶沈醉,且乐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