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留落岁时多,气涌如山不易磨。
却学幽人陶靖节,正缘三径起弦歌。
先生留落岁时多,气涌如山不易磨。
却学幽人陶靖节,正缘三径起弦歌。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留落异乡的先生,其精神之坚毅,犹如巍峨高山,难以磨灭。他学习了陶渊明的隐逸之道,正是因为他那三径之间,能弹琴唱歌,自得其乐。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这位先生虽身处逆境,却依然保持高洁志趣与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朱熹以“次刘明远宋子飞反招隐韵”为题,巧妙地回应了前人的招隐主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独特见解与情感态度。此诗不仅赞美了隐士的超然物外,也暗含了对现实社会的某种反思与批判,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个人精神追求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岸柳看人迎送,樯燕去。
几日蜡烛青烟,风雨朝还暮。
流莺一晌销凝,劝客无多语。前度。
点点飞花到何许。花解远,但白浪、跳鱼舞。
泪眼看春,愁落故山芳杜。
争得相携,短楫轻鸥斗新句。梦绕蒹葭渌浦。
淡日楼台,销凝粉融金滟。杏墙窥燕,笑新妆乍欠。
笙箫梦冷,半晌风幡微飐。凡尘流水,午钟清梵。
旧迹江南,落花时、泪暗染。郢歌饶怨,冻春山两点。
维摩丈室,只有天花能艳。佳邻千万,布金谁赚。
斗帐灯红,翠尊酒绿,洞户云罗缥缈。
角枕栖鸳,香篝爇麝,竟是承平年少。
拚放他春去,怎不把、春愁放掉。
坐看蜡炬成灰,西窗钟动清晓。残梦几回萦绕。
趁密约风流,后堂春好。
凤管幺弦,象棋双陆,次第莫教忘了。
几许行云处,鬓丝拂、暗尘吹帽。
惆怅鹃声,三更低唤春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