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一剪梅.七夕由虞城渡河至单县》
《一剪梅.七夕由虞城渡河至单县》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一剪梅

客里流光迅逝波。五日才过,七夕将过。

殊乡令节巧蹉跎。星渡银河,人渡黄河。

剧怜良夜不如他。天上情多,地上离多。

红闺两地蹙愁蛾。大妇停梭,小妇停梭。

(0)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七夕佳节在异乡的游子心中引起的复杂情感。词中巧妙地将人间与天界相比较,展现了人间离别之苦与天上情缘之多的对比。

“客里流光迅逝波”,开篇即点明了游子在外漂泊的时光如流水般匆匆流逝,暗示了时间的紧迫和生活的不易。

“五日才过,七夕将过”则直接点出了七夕节即将来临的情境,七夕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充满浪漫色彩的节日,但对于身处异乡的游子而言,却可能成为一种孤独与思念的象征。

“殊乡令节巧蹉跎”一句,表达了在异乡度过佳节的无奈与遗憾,令节(佳节)与殊乡(异乡)的对比,凸显了节日氛围与个人情感的落差。

“星渡银河,人渡黄河”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人间的离别与天上的相会进行对比,银河与黄河,分别代表了天界与人间的分隔,形象地描绘了人间离别的痛苦与天界相聚的幸福。

“剧怜良夜不如他。天上情多,地上离多。”这一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对比天上与地下的情感状态,强调了人间离别的频繁与痛苦,以及对美好团聚的渴望。

“红闺两地蹙愁蛾。大妇停梭,小妇停梭。”最后两句以生动的细节描绘了女子们在七夕之夜因思念而愁容满面的情景,大妇与小妇的停梭,不仅表现了她们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也体现了传统节日中女性角色的细腻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七夕为背景,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深刻地表达了游子在异乡度过的七夕节的孤独、思念与对团聚的渴望之情,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登济宁李太白酒楼放歌同周荆卿李季修黄虞六

长河浊漉春如酒,水面船为太华藕。

欲作糟丘葬腐儒,无使祖龙共任咎。

眼前谁果是儒流,尼山鼻息眠齁齁。

从他诵法向邹鲁,且自来登太白楼。

我闻李太白,惟称钓鳌客。

脚架力士腰,气掩名花魄。

高歌大醉豪当时,天子呼前亲见之。

鉴湖道士昔官此,登楼对饮临南池。

楼前龟蒙山,愿变为金龟。

神仙是吾友,孔孟宁吾师。

古人一饮且百拜,吁嗟白也何不知。

我寻太白酒中意,狂来俯仰空瞠视。

今人巾帼束须眉,岂若古之狂也肆。

儒衣冠,作巾帼。有肉肠,无酒格。

请君一饮气定槯,谁肯低腰沾缝掖。

不饮安能傲独醒,兹楼千古长有名。

颓流逆挽天河浪,中识长庚与酒星。

此时李太白,醉狎麻姑无限情。

(0)

浙江有怀梁非馨作

梁子旧游处,临流想当同。

芳气流歌吹,翠色炫云峰。

嗟子守穷躅,我来谁与从。

水入鸣琴清,林和吟蝉工。

丽景属颜回,锦绣萦心胸。

忆昔每临咏,互发如商宫。

佳思忽以驰,感子扬长风。

兹游把豪素,遇物情颇浓。

相思不能已,凭啸浚清空。

(0)

春园八首·其五

不禁风竹刺茅居,截去长枝学钓鱼。

閒与鹭鹚相对坐,矶头看尽种花书。

(0)

竹圃游宴诗六首·其五

歌伎悬灯引,材官导马归。

更移花下席,取次换寒衣。

(0)

寓巨源溪堂万茂先从溉园至用韵答赠二首·其二

踏月吹箫寄所思,元君仙隐我能师。

从来杨柳玲珑句,得似桃花穆满词。

白石古亭双屐错,碧云秋水一舟维。

夫君已是金门骨,三两人间更值斯。

(0)

虎丘避暑答赠周仲驭张天如用仲驭赠余原韵

廿年弦颂识羔羊,休沐逢君在柳塘。

避暑一窗分午绿,佳期双桨待昏黄。

烟光浅澹真娘墓,花态温柔侠客乡。

莫倚吴音成楚调,鸡鸣风雨夜深望。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黎遂球 朱祖谋 吕陶 王邦畿 王立道 曹于汴 郑学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