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龙山九日》
《龙山九日》全文
元 / 黄溍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鬓色沧海澨,弥年窘将迎。

属兹九日至,缅爱龙山名。

欣然得胜践,况乃群彦并。

碧萝引幽策,凉泉度飞觥。

志适形可忘,神舒体逾轻。

鄙劣竟何取,腼颜结华缨。

登高谢能赋,徇禄惭归耕。

幸此农事休,万宝咸告成。

庶竭一饷乐,持用夸升平。

月出众山静,天空夕云惊。

先民贵无荒,简书今有程。

怅焉难久留,振袂松风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参与龙山九日活动的场景与感受,展现了古代文人雅集的风雅与情怀。

首句“鬓色沧海澨,弥年窘将迎”,以苍老的鬓发和一年到头的忙碌,暗示了岁月的流逝与生活的艰辛。接着,“属兹九日至,缅爱龙山名”则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九日活动的期待,以及对龙山这一传统节日地点的敬仰。

“欣然得胜践,况乃群彦并”表现了诗人对与众多才子相聚的喜悦之情。“碧萝引幽策,凉泉度飞觥”描绘了活动中的自然美景与欢饮场景,体现了文人雅士在自然中寻觅乐趣的生活态度。

“志适形可忘,神舒体逾轻”表达了诗人沉浸于自然与艺术之美的状态,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放松与愉悦。“鄙劣竟何取,腼颜结华缨”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身份与才华的谦逊与自省。

“登高谢能赋,徇禄惭归耕”反映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与世俗功利的矛盾心理,既有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又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愧疚。“幸此农事休,万宝咸告成”表达了对农事结束、丰收景象的庆幸与感慨。

“庶竭一饷乐,持用夸升平”则是诗人希望借这次聚会,表达对社会和谐与繁荣的向往。“月出众山静,天空夕云惊”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壮丽,以及自然界的神秘与变化。

最后,“先民贵无荒,简书今有程”提醒人们要珍惜土地,遵循农时,体现了对农业文明的尊重与传承。“怅焉难久留,振袂松风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不舍,以及对未来可能的离别感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古代文人在自然与文化活动中寻求精神寄托与情感释放的过程,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黄溍

黄溍
朝代:元   字:晋卿   籍贯: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   生辰: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

黄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
猜你喜欢

再和王不疑少卿见赠

乍凉天气好,何处不堪游。

鸿雁来宾日,鹰鹯得志秋。

忘形终夕乐,失脚一生休。

多少江湖上,舟船未到头。

(0)

训世孝弟诗十首·其五

子孝亲兮弟敬哥,休残骨肉起风波。

劬劳恩重须当报,手足情深要取和。

公艺同居今古罕,田真共处子孙多。

如斯遐迩皆称美,子孝亲兮弟敬哥。

(0)

毛头吟·其二

忧国心深为爱君,爱君须更重于身。

口中讲得未必是,手里做成方始真。

妄意动时难照物,俗情私处莫知人。

厚诬天下凶之甚,多少英才在下尘。

(0)

枯荷晚过荒园,池荷披谢殆尽,闻人言秋娘怛化丁沽已逾匝月,重念昔游对之成咏·其一

年来此地经行处,一日伤心独晚归。

旧过横塘终不渡,每闻清曲辄增欷。

秋初已共黄淤老,花尽难禁白露晞。

园事纵非能勿感,剩看凉柳自依依。

(0)

依韵和张静之少卿惠文房三物

文房三物品皆精,报谢愁无秀句成。

欲状升平在歌颂,奈何才不逮升平。

(0)

蝶恋花·其三和江陵赵宰

老去怕寻年少伴。画栋珠帘,风月无人管。

公子看花朱碧乱。新词搅断相思怨。

凉夜愁肠千百转。一雁西风,锦字何时遣。

毕竟啼乌才思短。唤回晓梦天涯远。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