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此地经行处,一日伤心独晚归。
旧过横塘终不渡,每闻清曲辄增欷。
秋初已共黄淤老,花尽难禁白露晞。
园事纵非能勿感,剩看凉柳自依依。
年来此地经行处,一日伤心独晚归。
旧过横塘终不渡,每闻清曲辄增欷。
秋初已共黄淤老,花尽难禁白露晞。
园事纵非能勿感,剩看凉柳自依依。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黄节在晚秋时节走过荒废的园子,满目所见是凋零的枯荷和残败的景象。他心中充满伤感,因为昔日繁华的池塘如今只剩下几片凋零的荷叶,黄叶与淤泥相伴,显得格外凄凉。听到秋娘去世的消息,诗人更加悲从中来,想起过去在此地的游历,不禁心生哀戚。
"一日伤心独晚归"表达了诗人独自归来时的落寞情绪,"旧过横塘终不渡"则暗示了他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无法再回的遗憾。"每闻清曲辄增欷",每当听到清越的乐曲,他的悲伤之情更甚,加深了他的哀愁。
"秋初已共黄淤老,花尽难禁白露晞"进一步描绘了园中景色的衰败,秋意渐浓,白露已晞,花朵凋零,更显凄凉。"园事纵非能勿感"直抒胸臆,即使园中的事物并非直接触发情感,但看到这样的景象,诗人的情感仍然难以抑制。
最后,"剩看凉柳自依依"以柳树的摇曳作为结尾,既写出环境的冷清,也寓言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形象地展现了诗人面对荒园的深深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逝去美好的怀念。
春色在筇履,山前山后行。
野花随处发,林鸟百般声。
幽径遥通寺,清流可濯缨。
村翁忽相值,又得尽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