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太清乐·其四》
《太清乐·其四》全文
宋 / 赵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蕊珠宫里七言成,十二神君一一名。

云拥苍虬归火府,风随素虎出沧瀛。

(0)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赵佶之手,名为《太清乐》其四。赵佶,北宋徽宗皇帝,不仅在政治上有着独特的建树,在艺术领域也颇有造诣,尤其在书法和绘画方面成就斐然。此诗虽篇幅不长,却蕴含着深邃的意境与丰富的想象。

“蕊珠宫里七言成”,开篇即以“蕊珠宫”这一神话中的仙境为背景,暗示了诗人所创作的诗歌具有超凡脱俗的意境。“七言”则点明了诗句的形式,简洁而富有韵律感。这一句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世界,激发了对后续内容的好奇与期待。

“十二神君一一名”,进一步描绘了诗中所涉及的神祇形象。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神祇往往象征着力量、智慧或某种特定的精神品质。这里提到的“十二神君”,既可能是指十二地支对应的神灵,也可能暗指某种特定的神话体系中的十二位重要神祇。通过这一描述,诗人巧妙地构建了一个复杂而有序的神话世界,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立体。

“云拥苍虬归火府,风随素虎出沧瀛。”这两句诗运用了生动的自然元素和神话生物,展现了诗人高超的想象力和语言驾驭能力。苍虬,通常指龙或蛇类的神话生物,此处可能象征着一种强大的生命力或神秘的力量;火府,可能指的是与火焰、热情或内在能量相关的神秘之地;素虎,可能是白色或纯洁的老虎,代表着力量与速度;沧瀛,则可能指的是大海或遥远的水域,象征着未知与广阔的空间。这两句诗通过云、风、苍虬、素虎等元素的巧妙组合,营造了一种动态与静谧并存、神秘与现实交织的意境,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整体而言,这首《太清乐》其四,通过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和想象力的神话世界,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者介绍
赵佶

赵佶
朝代:宋   生辰:公元1082年5月初5~1135年6月4日

宋徽宗赵佶(1082.05.05—1135.06.05),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向太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
猜你喜欢

陈莹中左司自丹丘欲家豫章至湓浦而止余自九峰往见之二首·其一

雁荡天台看得足,却搬儿女寄蓬窗。

径来漳水谋三顷,偶爱庐山家九江。

名节逼真如醉白,生涯领略类湘庞。

向来万事都休理,且听楼钟一夜撞。

(0)

大风夕怀道夫敦素

病觉春寒花信重,起来散策夕阳中。

方收一霎挂龙雨,忽作千林攧鹞风。

淮水粘天雪翻浪,吴山吐月镜缘空。

二豪诗眼应惊叹,觅句遥知与我同。

(0)

钟山悟真庵西竹林间苍崖千尺岁久折裂余与敦素行山中至此未尝不徘徊庵僧为开轩向之尽收其形胜名曰两翁作此

水边脩竹才堪数,竹外苍崖已半颓。

我辈自追方外乐,轩窗谁为此间开。

待邀山月三人共,要听松风万壑哀。

坐久篆畦香绕遍,碧消烟缕雪残灰。

(0)

秋日还庐山故人书因以为寄

风叶鸣廊夜色晴,隔云微月稍分明。

下帘徒怯衣裳薄,拂榻空惊枕簟清。

病眼得秋还少睡,壮心于世尚多情。

何时却作庐山去,渡水穿云取次行。

(0)

升上人过石门

门巷榆钱叠紫苔,十年心事首重回。

暑风院落书签响,烟雨江村画牒开。

瓦枕藤床初破睡,蔗浆冰碗欲生埃。

风檐独立看遗照,忽有溪僧犯犬来。

(0)

题使台后圃八首·其二赏趣堂

胸次有丘壑,笑谈无俗氛。

幽怀常自得,佳趣与谁论。

曳履寻花圃,扶筇卓藓痕。

地严宾谒少,却坐看垆熏。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