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陈莹中左司自丹丘欲家豫章至湓浦而止余自九峰往见之二首·其一》
《陈莹中左司自丹丘欲家豫章至湓浦而止余自九峰往见之二首·其一》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雁荡天台看得足,却搬儿女寄蓬窗。

径来漳水谋三顷,偶爱庐山家九江。

名节逼真如醉白,生涯领略类湘庞。

向来万事都休理,且听楼钟一夜撞。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的《陈莹中左司自丹丘欲家豫章至湓浦而止余自九峰往见之二首(其一)》中的第一首。诗中描绘了陈莹中左司从丹丘迁居豫章的计划,以及释德洪前往见他的情景。

首句“雁荡天台看得足,却搬儿女寄蓬窗”表达了陈莹中左司在雁荡山和天台山等地游历后,决定将家人安置在简陋的蓬屋中,显示出他对家庭的重视和对生活实际的考量。

接着,“径来漳水谋三顷,偶爱庐山家九江”描述了陈莹中左司打算在漳水边谋得三顷土地,在庐山建立家园,最终选择了九江作为定居地,体现了他对于土地和自然环境的向往与选择。

“名节逼真如醉白,生涯领略类湘庞”则赞美了陈莹中左司的高尚品格和生活态度,将其比作醉白(可能是指宋代画家李公麟)和湘庞(可能是对古代人物的引用),暗示其名节高洁,生活体验丰富且深刻。

最后,“向来万事都休理,且听楼钟一夜撞”表达了释德洪对陈莹中左司生活态度的理解和共鸣,认为过去的一切都已经放下,现在只需静听楼钟声,享受当下,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哲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陈莹中左司迁居的决策过程及其背后的情感与思考,同时也反映了释德洪对其生活态度的认同与赞赏。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寄子进弟

忆子去家日,南风始吹衣。

今来日未几,蝇蚊已群飞。

思子兼昼夜,何啻如渴饥。

喜闻远客至,手自排荆扉。

客送书一纸,翰墨子所挥。

上言山居恶,梦寐接庭闱。

次言服畎亩,禾黍膴已肥。

其馀业文字,颇测幽与微。

题诗在纸尾,语老意不非。

我喜何所似,大似客得归。

我与子事亲,未饱藿与薇。

常苦去左右,辛勤治鞍鞿。

子行何时反,我眼日已睎。

应须毕秋刈,相见慰依依。

(0)

答所劝灸

灸灼君所劝,感君书上辞。

勿难火艾痛,要使功名垂。

我道世所背,君知馀有谁?

筋骸倘且健,学行肯教隳。

(0)

送李莘太博

郪道鸣弦去,容台抱蕝初。

尘沙开祖帐,冰雪映征车。

久待连城价,谁腾一鹗书。

君王览豪俊,应复召严徐。

(0)

仁宗皇帝挽词三首·其三

沧海难回日,青云如送春。

服丧三月遍,遏乐四夷均。

感格英灵在,褒扬大号新。

依然社稷计,王业付真人。

(0)

荔枝四首·其三

绛縠囊收白露团,未曾封值向长安。

昭阳殿里才闻得,已道佳人不奈寒。

(0)

过零壁张氏园三首·其二

汴水溶溶带雨流,黄花艳艳亦迎秋。

看花引水园林主,应笑行人易白头。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石安民 韩滉 林藻 徐世隆 廖燕 袁郊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