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怀人不断肠,笛声哀怨起江乡。
落花尽入羌人调,归泪曾沾楚客裳。
明月千家砧杵动,关山一曲梦魂长。
流年况是催容发,那独潘郎鬓有霜。
何处怀人不断肠,笛声哀怨起江乡。
落花尽入羌人调,归泪曾沾楚客裳。
明月千家砧杵动,关山一曲梦魂长。
流年况是催容发,那独潘郎鬓有霜。
这首《闻笛》由明代诗人郭槃所作,情感深沉,意境悠远。诗中描绘了听笛声引发的思乡之情与内心的哀愁。
首句“何处怀人不断肠”,以问句开篇,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情感真挚,引人共鸣。接着,“笛声哀怨起江乡”一句,通过笛声的哀怨,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江南景象中,笛声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相思与哀愁。
“落花尽入羌人调,归泪曾沾楚客裳。”这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落花与笛声联系起来,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痛苦。同时,通过“楚客”这一典故,进一步深化了诗中的离愁别绪,让人感受到远离家乡的游子之苦。
“明月千家砧杵动,关山一曲梦魂长。”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月夜下的宁静画面,月光洒满千家万户,砧杵声声,似乎在诉说着家的温暖与遥远。而“关山一曲梦魂长”则将读者带入梦境,梦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梦魂在远方徘徊,难以自拔。
最后,“流年况是催容发,那独潘郎鬓有霜。”这两句直抒胸臆,感叹岁月无情,催人老去。诗人借潘岳(字安仁)早生华发的故事,表达了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同时也暗含着对未来的忧虑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感人至深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