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食屿云薇,闻君白接篱。
谒灵随社到,为客寄音迟。
瓢入新城水,舟回故渚祠。
南衣离火浣,垢敝禁烟时。
自食屿云薇,闻君白接篱。
谒灵随社到,为客寄音迟。
瓢入新城水,舟回故渚祠。
南衣离火浣,垢敝禁烟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谢翱在寒食节与友人方行父明中一同前往渌渚舟中的情景,表达了对远方友人方子仁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感观察以及对友情的深切怀念。
首联“自食屿云薇,闻君白接篱”,以“云薇”象征高洁之志,而“白接篱”则暗示了友人的身份或生活状态,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颔联“谒灵随社到,为客寄音迟”,描述了诗人随祭祀队伍到达目的地的情景,同时也暗含了对友人音讯稀少的感慨,体现了友情的深沉与等待的漫长。
颈联“瓢入新城水,舟回故渚祠”,通过“瓢入水”和“舟回祠”的动作,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水边祭祀的情景,既展现了自然风光之美,也寄托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友人的思念。
尾联“南衣离火浣,垢敝禁烟时”,以“南衣”、“火浣”、“垢敝”、“禁烟”等细节,描绘了季节变换、衣物磨损的景象,隐喻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不易,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境遇的关心和对相聚时刻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作品。
昔有贤太守,渔阳与颍川。
嘉禾麦两歧,颂声天下传。
一茎九穗今重见,我公德政谁不羡。
吐秀亦五七,衔滋露泫泫。
异母同颖与周同,成王将复馈我公。
充箱之实为公饭,上天所贶以报功。
父老纷纷上堂寿,持此嘉禾拜左右。
殷勤欲请归禾篇,家家管弦为公奏。
两石湖边号公姥,状似老人何伛偻。
何事双双化石来,多情不肯归黄土。
从来化石因望夫,武昌贞妇无处无。
男子何因亦化石,鸳鸯相对为欢娱。
东向石公拜,汝岂谷城旧精怪。
不然汉代修羊公,故向君王作狡狯。
西与石姥语,汝岂秦时采螺女。
巫山十二芙蓉中,亦有望夫峰似汝。
我今学仙仙未成,愁将体魄归泉扃。
他年亦欲化为石,恨无比肩一娉婷。
今岁雨水伤,河鲀人不取。
食之死者多,价贱如泥土。
所因胡蔓子,乘潦落江渚。
河鲀食而肥,其毒益在乳。
乳甘且膏腴,滋味入肺腑。
一脔能醉人,迷乱以无主。
仓皇饮粪清,妻孥泪如雨。
茭塘黄河鲀,产妇云有补。
相戒勿鲜食,去肠用为脯。
醋蒸胜雏鸡,姜桂十之五。
风俗苦嗜之,臭腥遍闾户。
亡命诸渔人,不用张网罟。
河鲀触生钓,一钩辄无数。
腹大似水泡,其性最暴怒。
恶者更板牙,斑斑鳞且羽。
河伯遣杀人,非惟作鱼虎。
口腹人所贱,况乃饱腐鼠。
养小以失大,君子宜审处。
区区此鯸䱌,安足借刀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