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露小瀛洲。斜河倒海流。人间尘、不到琼楼。
错向五陵陵上望,几回月、几回秋。落日太湖头。
垂虹今是不。醉尊前、往往成愁。
便有扁舟西子在,无汗漫、与君游。
风露小瀛洲。斜河倒海流。人间尘、不到琼楼。
错向五陵陵上望,几回月、几回秋。落日太湖头。
垂虹今是不。醉尊前、往往成愁。
便有扁舟西子在,无汗漫、与君游。
这首词是宋末元初时期的诗人刘辰翁所作,名为《唐多令·其二》。从艺术风格来看,这首词深蕴含蓄,情感丰富,意境辽阔。
开篇“风露小瀛洲。斜河倒海流。”描绘出一幅迷人的江景图画,微风轻拂,露珠点缀在小岛上,而远处的河水如同倒流入大海,形象生动,给人以自然之美的享受。
紧接着,“人间尘、不到琼楼。”诗人借用“琼楼”这一仙境来表达对世俗烦恼的超脱和逃避之情。这里的“琼楼”不仅是地理上的高处,更是精神上的净土,显示了诗人对于尘世烦扰的淡然态度。
中间两句,“错向五陵陵上望,几回月、几回秋。”则透露出诗人面对历史遗迹时的感慨和沉思。五陵指的是古代帝王或名人的墓葬之地,诗人在此徘徊,仰望着那些历史的见证,不禁让人思考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无常。
“落日太湖头。垂虹今也不。”这里则是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的结合。落日余晖在太湖之畔,金辉洒落,而那曾经美丽如彩虹般的事物现在也不复存在,再次强调了时间易逝和美好事物难以长存的主题。
“醉尊前、往往成愁。”诗人在饮酒中寻找慰藉,但往往是酒醒之后,愁绪反而更多,这里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力感。
结尾两句,“便有扁舟西子在, 无汗漫、与君游。”则描写了诗人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解脱,那就是与心中的理想伴侣一同乘坐简陋的小船,在浩瀚如烟的水天中漫无目的地漂流。这是一种对自由和超然物外生活态度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景物描写、情感抒发与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是一篇意境深远、富有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