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雨纷纷湿落晖,残红沙鸟一齐飞。
过桥欲访渔人笛,入谷先寻隐者扉。
妇向酒炉垂犊鼻,儿从田舍拂牛衣。
此中便有无怀氏,何用轻鸥始息机。
潮雨纷纷湿落晖,残红沙鸟一齐飞。
过桥欲访渔人笛,入谷先寻隐者扉。
妇向酒炉垂犊鼻,儿从田舍拂牛衣。
此中便有无怀氏,何用轻鸥始息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隐居图景。首句“潮雨纷纷湿落晖”,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夕阳被雨水打湿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湿润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残红沙鸟一齐飞”一句,通过描绘残存的花朵与飞翔的沙鸟,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和色彩层次,展现出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
“过桥欲访渔人笛,入谷先寻隐者扉”两句,表达了诗人探访隐士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隐士生活的远离尘嚣、自在悠然。过桥、入谷的动作,既体现了寻找的过程,也寓意着心灵的探寻与归隐的向往。
“妇向酒炉垂犊鼻,儿从田舍拂牛衣”描绘了隐居生活中的一幕,通过妇女在酒炉旁忙碌的身影和儿童在田间劳作的情景,展现了一种简朴而真实的生活状态,充满了人间烟火的气息。
最后,“此中便有无怀氏,何用轻鸥始息机”两句,借用了“无怀氏”这一古代理想社会的象征,表达了对和谐、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现实社会中纷扰与压力的逃避。通过“轻鸥始息机”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心灵得以平静,远离世俗喧嚣的心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寓意,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诗人对自由、和谐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平生交友怀三益,晚岁悲酸吊二罗。
地下忽埋双白璧,人间真是一南柯。
篇章零落知谁管,人物风流竟若何。
未有只鸡浇斗酒,空令老泪作倾河。
平生寡友,形影相吊。与君结交,相视一笑。
四方万里,动静险夷。我惟子求,子必我随。
聿来湓江,屋庐既正。相子攸居,我室乃定。
得子之宫,于窗之南。风茎雨叶,蔚其鬖鬖。
人言死猫,可引活竹。猫死地虚,根行竹绿。
又言无法,移必行迷。仍标其根,以识东西。
区区百设,何乃多事。事在眉睫,初无妙理。
穴地成坎,碎土加筛。沃以斗水,和之成泥。
置竹其中,实之以土。土燥润久,可月不雨。
逮其雨来,竹既已成。热不受暑,寒不变青。
嗟哉此君,以节自负。如遇君子,理宜调护。
君欲何法,无法可传。并以告子,俾知竹贤。
《南窗植竹数百竿后数日蔚然俱青客问种竹法作四言以告之》【宋·周紫芝】平生寡友,形影相吊。与君结交,相视一笑。四方万里,动静险夷。我惟子求,子必我随。聿来湓江,屋庐既正。相子攸居,我室乃定。得子之宫,于窗之南。风茎雨叶,蔚其鬖鬖。人言死猫,可引活竹。猫死地虚,根行竹绿。又言无法,移必行迷。仍标其根,以识东西。区区百设,何乃多事。事在眉睫,初无妙理。穴地成坎,碎土加筛。沃以斗水,和之成泥。置竹其中,实之以土。土燥润久,可月不雨。逮其雨来,竹既已成。热不受暑,寒不变青。嗟哉此君,以节自负。如遇君子,理宜调护。君欲何法,无法可传。并以告子,俾知竹贤。
https://shici.929r.com/shici/Z23CIP.html
大麦结穗牛尾长,小麦满地秋云黄。
清涟堂前今日雨,中有庐山汤饼香。
故人唤我庐山住,欲买茅椽近庐阜。
得田于我复何求,只就天公觅甘澍。
天随农父与阴晴,云共东风作朝暮。
山南山北水长流,下田高垄禾无数。
秫堪酿酒醉不醒,饭可充饥饱摩肚。
先生不管醉尉呵,柱杖寻游绕山去。
淮上声名彻冕旒,几年边鼓卧清秋。
五花未从甘泉驾,百尺聊新楚塞楼。
暮雨已随烟佩去,长江空抱峡山流。
客来欲吐窗闲句,莫把城南比阆州。
风条无叶自萧骚,玉立修篁不受凋。
咫尺蓬瀛横雪观,依稀丝竹度云韶。
天怜人老悲双鬓,官似僧闲占一寮。
日日杖藜摩饱腹,未知何以答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