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中书舍人陈彝训赴北京·其三》
《送中书舍人陈彝训赴北京·其三》全文
明 / 杨士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紫禁遥连万岁山,明年思尔佩珊珊。

龙文五彩腾云气,应向黄金台上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皇宫与万岁山相连的壮丽景象,表达了对友人陈彝训即将前往北京的深切思念。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龙文、五彩云气和黄金台,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神秘的氛围。

首句“紫禁遥连万岁山”,以“紫禁”象征皇宫的尊贵与神圣,“遥连”则描绘了皇宫与远处的万岁山相接的辽阔景象,展现出宏大的空间感。万岁山作为背景,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次句“明年思尔佩珊珊”,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思念之情。“佩珊珊”可能是指佩戴着珠玉饰品,象征着美好与珍贵,也暗示了对友人离去后生活中的美好期待。

第三句“龙文五彩腾云气”,通过“龙文”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元素,以及“五彩腾云气”的动态描绘,展现了皇宫及其附属物的华美与威严。龙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权力和吉祥的象征,此处不仅描绘了皇宫的辉煌,也寄托了对友人未来仕途顺利的美好祝愿。

最后一句“应向黄金台上看”,引用了战国时期燕昭王在黄金台上招贤纳士的故事,暗含了对友人此行将有所作为、受到重用的期许。黄金台作为历史上的名胜,象征着机遇与荣耀,此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前程似锦的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既展现了皇宫的宏伟与庄严,又蕴含了对友人深沉的关怀与祝福,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杨士奇

杨士奇
朝代:明   字:士奇   号:东里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生辰:1366~1444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猜你喜欢

和李左藏荔支

姑射山中冰雪姿,凛然标格欺寒威。

一经蒙庄品题后,使人起敬如宾尸。

仙风道骨今何有,韶颜丰颊誇绝奇。

闽中有美信姝丽,衣被五色光参差。

荧煌已讶色夺目,柔滑更喜香浮肌。

天工著意破炎毒,故遣佳实生繁滋。

旨哉悦口众所嗜,岂闻来去分招麾。

其他所产亦有取,游女敢自同宫妃。

我家甬东萃闽舶,胜事屡入骚人辞。

有时根拔信宿至,风枝露叶殊未衰。

杂然红绿间陈紫,图牒所在生致之。

始知河豚与江柱,诗人取譬聊滑稽。

宾朋恣食水晶颗,残膏剩馥沾群儿。

年来吏役困奔走,此志不展常低垂。

轻红酽白不易得,西风每起莼鲈思。

忽蒙杰句警偷懦,一洗尘虑忘渴饥。

此中滋味甚不薄,吾曹哜嚅当及时。

挥毫咏物聊复尔,相待莫负平生期。

(0)

和孙吉父登第二首·其二

生平心事渺无涯,老去情悰岂复嘉。

便合扁舟归故隐,却寻小圃种幽花。

痴儿侥倖居前列,朴学流传本故家。

第一不宜贪显宦,更烦师友护兰芽。

(0)

寄陈伯耕二首·其一

风梳雨沐厌驰驱,我马虺隤我仆痡。

惟有风流髯主簿,才高不肯混泥涂。

(0)

山中

古松奇石水潺潺,小小茅庵一两间。

野性自知难适俗,山林僻处且偷閒。

(0)

赠功甫

方山忆共汎金船,屈指于今五六年。

风送梨花吹醉面,月和溪水上归鞯。

浮生聚散应难料,末路穷通尽偶然。

欲问故人牢落事,鹿裘深入白云眠。

(0)

诚斋指檐头雪为诗材二首·其一

春风著意向春宵,巧作冰澌细细飘。

正好千门竞灯火,故添万瓦灿琼瑶。

谁怜梅蕊犹含玉,大遣杨花为夺标。

一段风光付诗手,物华正恐为君撩。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俞明震 沈宜修 吴敬梓 况周颐 李咸用 蔡伸 柳贯 宋濂 吴伟业 晁冲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