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静处》
《静处》全文
宋 / 释文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常于静处著閒身,别是清虚冷澹人。

禅里断除千种法,吟中消受一生贫。

声名岂必存编简,林壑从来有隐沦。

云月溪山无限景,对余一一意皆真。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ìngchù
sòng / shìwénxiàng

chángjìngchùzhùxiánshēnbiéshìqīnglěngdànrén

chánduànchúqiānzhǒngyínzhōngxiāoshòushēngpín

shēngmíngcúnbiānjiǎnlíncóngláiyǒuyǐnlún

yúnyuèshānxiànjǐngduìjiēzhēn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静谧之地独居的僧人形象,他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清静与淡泊。首句“常于静处著閒身”,点明了主人公的生活状态——在宁静之处安放自己的身心,暗示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闲适生活。接着,“别是清虚冷澹人”一句,进一步刻画了这位僧人的性格特征,他不同于常人,拥有清雅脱俗、内心平静的品质。

“禅里断除千种法”表明他在修行过程中,摒弃了繁琐的外在形式和杂念,专注于内心的修炼,追求精神层面的纯净与解脱。“吟中消受一生贫”则体现了他在诗歌创作中寻求心灵的富足,以精神的满足替代物质的充裕,展现出一种高远的人生境界。

“声名岂必存编简,林壑从来有隐沦”两句,表达了对名声的淡然态度,认为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外界的认可,而在于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的融入。同时,也暗含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认为在山林之间,可以找到真正的自我和内心的宁静。

最后,“云月溪山无限景,对余一一意皆真”将画面推向了极致,云、月、溪、山构成了一幅自然美景,而诗人的心境与之相契,每一处景色都映照着他的真实情感。这不仅是一次对外在世界的欣赏,更是一次对内在心灵的探索与发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主人公在静谧环境中追求精神自由与内心平和的过程,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世界至高的生活哲学。

作者介绍
释文珦

释文珦
朝代:宋

释文珦(一二一〇——?)(生年据本集卷一〇《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馀。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猜你喜欢

寄怀江西栖公

龙沙为别日,庐阜得书年。

不见来香社,相思绕白莲。

江僧归海寺,楚路接吴烟。

老病何堪说,扶羸寄此篇。

(0)

寄西川惠光大师昙域

禅月有名子,相知面未曾。

笔精垂壁溜,诗涩滴杉冰。

蜀国从栖泊,芜城几废兴。

忆归应寄梦,东北过金陵。

(0)

送韩蜕秀才赴举

槐花馆驿暮尘昏,此去分明吏部孙。

才器合居科第首,风流幸是缙绅门。

春和洛水清无浪,雪洗高峰碧断根。

堪想都人齐指点,列仙相次上昆崙。

(0)

送林上人归永嘉旧居

东越常悬思,山门在永嘉。

秋光浮楚水,帆影背长沙。

城黑天台雨,村明海峤霞。

时寻谢公迹,春草有瑶花。

(0)

伤郑谷郎中

钟陵千首作,笔绝亦身终。

知落干戈里,谁家煨烬中。

吟斋春长蕨,钓渚夜鸣鸿。

惆怅秋江月,曾招我看同。

(0)

龙潭作

乍临毛发竖,双壁夹湍流。

白日鸟影过,青苔龙气浮。

蔽空云出石,应祷雨翻湫。

四面耕桑者,先闻贺有秋。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