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榴花洞》
《游榴花洞》全文
明 / 徐熥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逶逦群峰隐,纡回一径偏。

空山残照里,古路断云边。

入壑疑无地,穿林觉有天。

鹿眠松下坞,禽噪竹间泉。

芝草缘冈秀,榴花满洞然。

莓苔寒细雨,桑柘隔孤烟。

但见山川旧,谁知陵谷迁。

人皆迷汉姓,居是避秦年。不记来时路,因?世上缘。

迟回未忍去,或恐过神仙。

(0)
鉴赏

这首《游榴花洞》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神秘的山林画卷。诗人徐熥以细腻的笔触,将自己游历于深山密林中的所见所感娓娓道来。

首联“逶逦群峰隐,纡回一径偏”,开篇即展现了一幅蜿蜒曲折、峰峦叠嶂的山景图,暗示了旅程的艰难与探索的趣味。接着,“空山残照里,古路断云边”两句,通过夕阳余晖与飘渺云雾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仿佛引领读者踏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入壑疑无地,穿林觉有天”则进一步渲染了山洞的深邃与神秘,仿佛在幽暗的山谷中探寻,却意外发现了另一片天地,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鹿眠松下坞,禽噪竹间泉”描绘了山林间的生动景象,鹿悠闲地在松树下的小窝中休息,鸟儿在竹林间欢快地鸣叫,泉水潺潺,生机勃勃,展现出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芝草缘冈秀,榴花满洞然”则将视线转向洞内,芝草点缀着山冈,榴花在洞中盛开,色彩斑斓,美不胜收,为这幽暗的洞穴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莓苔寒细雨,桑柘隔孤烟”则通过细雨中的莓苔和远处的炊烟,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画面,仿佛是世外桃源的一角,让人感受到远离尘世喧嚣的宁静与美好。

“但见山川旧,谁知陵谷迁”表达了对自然永恒与历史变迁的感慨,山川依旧,但人事已非,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留下的是对过往的追忆与思考。

“人皆迷汉姓,居是避秦年”引用典故,暗示了人们为了逃避战乱或寻找心灵的归宿,选择隐居山林,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不记来时路,因?世上缘”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疏离感,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最后,“迟回未忍去,或恐过神仙”则以一种半开玩笑的口吻,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向往,似乎在暗示,这片山林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个心灵的避风港,让人心生向往,不愿离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徐熥

徐熥
朝代:明

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兄。万历四十六年举人。负才淹蹇,肆力诗歌。与弟徐?并有才名,然?以博学称,熥则以词采著。有《幔亭集》。
猜你喜欢

绍兴祀岳镇海渎四十三首·其三十七奠玉币用《明安》

相予阴威,厥功浩浩。一岁之功,何以为报。

府有圭币,我其敢私。肃肃孔怀,于以将之。

(0)

绍兴以后蜡祭四十二首.后稷位奠币。曲同夜明

明明周祖,惟民之恤。播种为教,下民乃粒。

曾是索飨,而匪先公。万物难报,阡陌之功。

(0)

绍兴以后祀感生帝十六首·其三降神用《大安》

于物司火,于方峙南。璇霄来下,羽卫毵毵。

祠官祝釐,联佩合簪。本支有衍,则百斯男。

(0)

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送神用《高安》

神来何从,馺然灵风。神去何之,杳然幽踪。

伊神去来,雾散云烝。独遗休祥,山崇川增。

(0)

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其三黄帝降神用《高安》

乐哉帝居,逝留无常。尔信我宅,尔中我乡。

乃眷兹土,于赫君王。翩然下来,去未遽央。

(0)

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升殿用《正安》

昧爽昭事,煌煌露光。涤溉蠲洁,容仪肃庄。

牲肥酒旨,荐此芬芳。降陟有序,礼无越常。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