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司空赠太傅康国韩公挽辞五首·其二》
《司空赠太傅康国韩公挽辞五首·其二》全文
宋 / 苏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前日崇明路,初闻撤瑟时。

两宫驰道哭,三市辍舂悲。

精爽骑箕尾,功名载鼎彝。

谁修凤池录,直笔载萧规。

(0)
翻译
前几天在崇明路上,初次听说停止演奏瑟的声音。
皇宫大道上人们哭泣,市场上的舂米声也充满哀伤。
英灵升天如乘风骑星,功绩永载国家重器。
谁会编修朝廷史册,公正记载着萧何的法规。
注释
前日:几天前。
崇明路:地名,可能指代某个地方。
撤瑟:停止音乐演奏,可能象征某种仪式或事件结束。
两宫:指皇宫。
驰道:古代供皇帝专用的大道。
辍舂:停止舂米,形容市场活动暂停。
精爽:精神和魂魄。
箕尾:星宿名,古人认为与人的命运相关。
鼎彝:古代祭祀或庆典中使用的礼器,象征国家重器。
凤池:皇宫中的重要官署,这里指朝廷。
直笔:公正无私的记录。
萧规:萧何制定的法规,借指公正的法度。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古人离别时的情景和心境的诗。开篇“前日崇明路,初闻撤瑟时”两句,通过设定一个特定的时间背景,即某个前日在崇明路上听到了撤军的号角声,营造了一种紧迫感和悲凉气氛。

接着,“两宫驰道哭,三市辍舂悲”两句,描绘了离别时的场景。"两宫"可能指的是王室或官府,"驰道哭"则是形容人们在大路上痛哭的情状;而“三市辍舂悲”则进一步扩展了这种悲伤的情感至城市中的每一个角落。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英雄人物的赞颂和怀念。“精爽骑箕尾,功名载鼎彝”两句,用鲜明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位英勇将领的形象,他的名字和功绩被刻在了古代的青铜礼器——鼎彝上。

最后,“谁修凤池录,直笔载萧规”两句,则是对历史记录者的提问和期望。诗人通过这些词句表达了自己对于那些能够真实记载历史、不畏强权的史官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充满了历史感和怀旧色彩,同时也蕴含着对英雄人物的崇拜与哀悼,以及对历史记录者的尊重。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情感真挚而深沉,体现出作者苏颂在宋代文学上的独特风格。

作者介绍
苏颂

苏颂
朝代: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猜你喜欢

雪中忆昔五首·其四

忆昔凌晨泛雪湖,明天净地一尘无。

略闻倩盼歌金缕,尽耸清扬倒玉壶。

屡造庙朝终摈逐,偶登名第自囚拘。

即今忍索梅花笑,死徙流离足叹吁。

(0)

虚谷志归后赋十首·其二

万事何时足,不如归故乡。

真能主东道,未爱博西凉。

雪后春台暖,梅边夜枕香。

孰堪思旷友,共隐剡溪傍。

(0)

寄题毕氏鲤潭寿藏

阴德蒙泉日夜流,使君乡社号千秋。

方闻寿倒三松咏,遽作身随一锸谋。

谁谓滕公居此室,何云文子乐斯丘。

穴中得石如金槊,定有人封万户侯。

(0)

挽分水柳溪何处士二首·其二

历数更端后,英雄崛起间。

子真逃谷口,角里老商颜。

德共三槐远,名堪五柳攀。

知贤惭拙守,论撰幸藏山。

(0)

送歙尉牛宝臣

身骑瘦马著练衣,能俭谁云俸入微。

延礼老儒令子拜,束钤蛮卒到村稀。

向来髯漆今成雪,此去袍青合换绯。

为报乡邻索南物,锦囊惟有好诗归。

(0)

追用徐廉使参政子方申屠侍御致远张御史鹏飞元日倡酬韵六首·其四

即是黄莺紫燕时,稍晴肯放百花迟。

酒来尚许颜红借,春好何容鬓雪知。

扶杖可从灵寿赐,闻琴肯作孟尝悲。

山深粗有延年药,归老松根掘兔丝。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韩上桂 郭钰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